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要点

  一、联盟年度工作汇总

  2014年度牧草联盟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组织开展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活动,按计划完成联盟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积极开展联盟内部研发项目,并取得显著成效。联盟成员单位会同项目研发团队在优质牧草种植资源收集、评价及选育技术研究、良种繁育与牧草丰产技术栽培技术研究、多样化草产品加工利用技术研究、草畜高效转化利用技术研究领域获得重要进展。二是扩大服务产业的范围,积极推进成员单位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以契约式、多样化、多层次开展协作。以企业为主,多方科研力量共建联盟协同创新中心的形式,促进研发技术资源的整合,进一步推进完善产业技术创新链,全面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为我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三是积极探索联盟高效管理模式,更好地实践国家对创新驱动战略和科技体制改革的部署。联盟于2014年底召开成员大会,选举出新一届的理事会、专家委员会,为联盟的日常运行管理注入新的能量。

  二、创新活动开展

  1、协同创新活动

  2014年,牧草联盟积极履行协议约定的创新任务,多次组织专家开展牧草产业发展调研和战略研究,组织开展牧草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培育、牧草栽培、多元化草产品加工与贮藏、草种生产、草食动物生产等核心技术研发,建立优质牧草丰产技术体系和高品质健康安全的草畜生产模式,并及时共享联盟成员的最新研究成果。多次组织承担“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草业与草原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课题承担单位进行阶段工作总结、开展交流与协作,全面推进联盟协同创新工作。

  2、创新成效

  2014年度,在各联盟成员单位的通力合作下,联盟在牧草产业技术创新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主要有以下几点:

  ⑴共性技术研究进展

  ①开展牧草优良种质资源研究,选育优良的牧草新品种(系),为我国草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川、重庆、陕西、甘肃、宁夏、内蒙、新疆等地继续开展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研究工作,保存国内外饲草种质资源2000余份,选育出牧草新品系20个和牧草品种19个,建立了青藏高原首个国家级特有草种质资源,测定各类牧草种质资源农艺性状数据上万个,采集形态图像资料3000张,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建立牧草良种繁育基地1500余万亩,推广面积1000余万亩。通过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增加建植草地面积,不仅降低了陆地裸露面积,防止了水土流失,美化环境,具有环境效益,还带动农牧户种植牧草,增加经济效益600万元以上。

  ②牧草良种繁育与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取得多方面进展,为提高牧草产量与质量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优质牧草丰产技术取得积极进展,大幅度提高了牧草产量,形成适宜不同农业结构、生产特点和资源条件的牧草高效生产模式和栽培技术体系。形成了菊苣种子、黑籽雀稗种子等6套良种繁育技术,开展10多种不同的轮作间作模式研究,形成了轻中度盐碱地、风沙干旱地、苏打盐碱地等4套不同地区的苜蓿栽培技术,为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生产优质牧草提供技术支撑。

  ③多元化优质饲草产品加工利用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幅提高了草产品品质

  本年度饲草产品加工技术继续取得多方位突破进展,研究涉及饲用玉米、紫花苜蓿、黑麦草、皇草、车前草、菊苣等20多种不同区域的饲草产品及甲酸、乳酸菌和纤维素酶等多种青贮饲料添加剂,包括成型草产品、干草、青贮饲料及全混合日粮TMR等多元化饲草产品;开展多种牧草青贮技术等。既扩大饲料来源,增加草产品种类又形成多套完整的加工技术,大力推动了饲草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④草畜一体化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提高草畜耦合系统的经济收益,利于产业化的推进

  开展食草动物相关的饲料配方研究,形成高效的养殖模式,进行技术模式的应用示范推广,通过农牧结合的模式,形成以种植业为基础,养殖业为主体的良性生态系统。研发了3种草浆畜禽颗粒饲料配方,提出“果-草-蓄”的高效养殖模式,开展草产品在奶牛、山羊、肉鸡、豁眼鹅等畜禽上的研究。带动了华北、西北、东北及西南地区等20多个省的饲草生产加工业和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高效的草蓄一体化技术可带来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300万元以上。

  ⑵本年度取得的专利、成果与奖励以及制定标准

  2014年共取得授权专利27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开发新品种、新产品10项,新工艺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完成科技成果并获得鉴定共8项;制定技术规程和标准25项;发表科研论文172篇,其中SCI、EI收录 31篇。

  ⑶企业创新与社会经济效益

  联盟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与资源,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先后在东北、西北、华中、华东及南方地区建立核心试验基地76个,建立中试线 20个;建立生产线7个,为促进项目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必要条件。促进畜牧业结构调整,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尤其促进奶牛、肉牛、肉羊等草食家畜的大发展。由此,带动了与牧草生产相关联的草原建设业、饲草生产和加工业、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因此,本项目的间接效益巨大。项目成果不仅经济效益显著、生态效益明显、社会效益突出,而且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鲜明的特色,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三、联盟组织结构活动进展

  1、完善联盟内部组织结构

  2014年12月,联盟召开成员大会,选举产生第二届联盟理事会和专家委员会,为联盟的运行管理注入新的能量。为了更好的践行国家对创新体系改革的号召,成员大会经过研讨与修订,发布了新版的联盟章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项目的分工协作,在运行机制和模式方面不断探索,在组织管理工作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联盟内部设立秘书处、财务部、科技研发部、合作推广部、策划宣传部,明确各部门负责人,保障联盟高效运行组织实施模式日渐成熟。在制度建设方面,联盟以“和谐、高效、务实”为目标,按照“用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原则,建立规范了人员管理、项目管理、经费管理及知识产权管理等内部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工作与议事规则,由秘书处负责执行,将制度落到实处,保证了联盟具有较强的执行力。

  2、成立北京华夏草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联盟实体化建设进程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进行“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时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成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科技经济结合的重要举措。牧草联盟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推进联盟实体化工作,克服其作为非法人社会团体在产业发展、成果转化等领域的局限性。2014年,牧草联盟成员共同向北京市民政局社团办提出申请成立北京华夏草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并于同年8月获得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12月召开的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年会中,全体联盟成员一致同意将“牧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北京华夏草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处实现一体化办公”写入联盟章程,完成了牧草联盟实体化工作的重要进程,并提出于2015年继续深化实体化创新体制的建立建设工作。

  3、加强对外合作机制

  本年度联盟更加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多次与国内单位如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现代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农业部牧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开展交流与合作。

  四、联盟服务产业活动进展

  1、组织学术会议,基层技术培训,促进联盟成果扩散

  2014年7月,由牧草联盟协办的中国第三届草业大会在呼和浩特成功召开,来自全国草业科研、企业及相关单位50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以“历史机遇-生态文明-食物安全”为主题,从草原生态修复的探索与实践、草产品生产与加工、草业与家畜健康养殖、草产业政策、投融资和信息平台等开展了研讨,深入总结了中国草产业发展,全面展示了中国草产业的成果,充分挖掘“草产业”在绿色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以及食品安全中的积极作用。

  2014年9月,牧草联盟组织召开的能源草产业发展战略暨学术研讨会,在广西省南宁市成功召开,会议全面研讨了国内外能源草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凝聚了能源草产学研各方力量,深入总结了中国能源草产业发展,全面展示了中国能源草产业的成果,充分挖掘了“能源草产业”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以及生物能源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必将促进能源草产业相关领域新成果、新进展的交流,推动能源草产业快速发展。

  2014年10月,牧草联盟于贵阳市组织召开了中国草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2014年大会暨青年科学家论坛,以“草业英才成长之路”为主题,为草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研究方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草业界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人员等15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全面探讨了国内外草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草种资源收集与新品种培育、草业生态环境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牧草联盟多次召开牧草专业专题研讨会议;多次举办基层牧草种植、畜禽养殖培训讲座;通过承担的国家重大项目“草业与草原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联盟的示范基地得到大力发展,选育出的大量新品种得到示范推广,不仅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增加了优质草产品的供应,促进了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在示范推广的过程中,联盟培养了大批基层技术人员、带动了农牧民创收。联盟大力开展生态循环养殖研究,建设规模化的养殖场、牧草治污与高效利用循环经济体系,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升级联盟网站服务功能、编制联盟通讯杂志等,加强联盟宣传工作

  不断升级牧草产业技术创新网(http://www.forage.net.cn)服务功能,扩大信息咨询范围,加快技术推广。编制联盟通讯杂志,加强与相关媒体的合作。

  3、加强行业战略研究、技术预测工作

  2014年8月,牧草联盟承担了由科技部农村中心组织的《中国种业科技创新发展报告》编写任务,主要负责“林果花草”部分,联盟及时汇集整改成员单位提交的材料,完成了对国内外牧草种业发展的经验、问题、成就的总结,为“十三五”技术预测和战略研究打下基础。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

  1、国家应建立对联盟支持的长效机制,提供稳定的经费支持;

  2、扩大面向联盟的项目申报范围。

  六、联盟2015年工作要点

  1、加快推进联盟自设项目实施、联盟标准研制联盟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工作进程,进一步加强联盟研发工作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加强对联盟承担的国家项目进行运行管理,做好总结工作,确保结题工作顺利进行;积极申报“十三五”科技项目。

  除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外,联盟在国家“十二五”和“十三五”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好的把握国家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牧草联盟的资源整合优势,建设自有创新实体。具体工作包括启动联盟自设项目、制定联盟标准、联盟研发平台建设、联盟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其中,联盟围绕牧草产业技术创新链,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根据不同专业技术领域建立重点实验室。如建立重点实验室、牧草生产与高效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尝试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牧草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示范基地,如建立北方林(果)-草-畜(禽)复合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方草-畜一体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亚热带多功能草种植示范基地等。

  经过前期的缜密调研以及讨论,截至目前,已有联盟自设研发项目23项、联盟标准20项、联盟研发平台建设项目25项,联盟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3个通过了联盟理事会、专家委员会的评议与审定,投入实施。

  2、筹备成立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践行“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精神,推进联盟实体化进程

  由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会同北京华夏草业产业战略联盟共同发起成立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其开办形式将真正体现科技众筹,是对“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精神的直接实践。与此同时联盟建设进一步迈入实体化,实现自我运行。研究院将致力于草产业技术创新研究、技术咨询服务等,最终实现草产业科技成果工程化以及产品量产化,成为产业技术创新的前瞻力量。

  3、建立联盟专用微信平台,加强联盟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开通联盟专用微信平台,为成员单位提供更加快捷准确的资讯信息,加强联盟对外宣传交流活动。完善联盟科技服务体系,实现精准、全面的技术服务,包括科技成果评价、分析测试服务、咨询规划等。加快联盟平台建设,根据不同产业技术研发需求侧重点不同,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示范基地等,实现联盟平台的多样性与实用性。

  加强联盟服务基层牧草产业发展力度,开展联盟服务产业公益性活动,提升联盟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