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科技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联盟理事会的领导下,深入调查研究茶产业技术创新的重大需求,多方面、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努力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茶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完善联盟秘书处工作职责和服务能力,积极探索联盟共赢发展新机制。2013年,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各成员单位的支持下,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开展。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1.开展了调研工作
对茶产业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做了调研,总结梳理了三个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在对三个产业链未来的发展规模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了茶产业发展的建议,协助科技部完成了《万亿茶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报告》,编制了《绿茶产业链研究报告》。
2.组织创新项目申报
围绕茶叶品质和安全两大问题,针对茶叶中农药残留、有害元素和外源污染物等影响茶叶质量安全的快速检测难题,2013年5月份,由联盟组织申报了1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农村领域2014年备选项目。组织盟内单位合作申报各类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2个,获得项目财政资助1300多万元。盟内成员开展自主选题项目2个,企业投入经费300多万元。
3.加强在研创新项目实施,促进早出成果
为推动联盟组织实施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茶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顺利实施,强化课题过程管理,及时跟踪了解各课题计划任务进展情况,督促课题承担单位按照课题任务书和预算书要求落实和使用经费,确保课题按期完成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2013年2月-3月联盟组织专家对该项目所属的3个课题进行了中期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部分问题提出了整改的要求,促进了课题的顺利开展,为项目顺利验收奠定基础。
4.积极开展了对成员的服务工作
⑴搭建产学研交流合作平台。针对当前我国茶叶深加工产业遇到的问题,2013年3月6-7日协助组织企业承办了“2013中国(杭州)茶叶深加工产业高峰论坛”,盟内从事茶叶科研、加工和深加工的21家成员单位参加了此次论坛。针对茶叶质量安全社会热点问题,在福建安溪组织了“茶叶质量安全学术研讨会”等。协助成员企业建成了2家院士工作站。
⑵开展企业技术人员培训。联盟通过组织项目示范、技术培训6次,累计培训技术人员及技术骨干等1000多人次。
5.加强了联盟运行管理工作
联盟秘书处加大联盟宣传力度,吸引优秀企业加入联盟。2013年吸收了4家单位加入联盟,其中科研单位1家,企业3家,进一步完善了联盟产业链成员结构组成。
二、取得的重要成绩
2013年联盟围绕茶树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茶园标准化安全生产、茶叶连续化加工和茶叶深加工利用等四个方面开展研究,发掘出13个茶树抗虫、抗寒等基因,建立了茶树抗寒性早期鉴定方法,筛选出cp21等茶树特异种质32份,申请了植物新品种权2个,5个茶树新品系进入第五轮全国茶树品种区试,建立了茶树种苗繁育基地10个,2013年推广茶树新品种77148亩,为企业新增产值约1.3亿元;提出了茶园绿肥高效利用技术、名优茶机采树冠培养等茶园栽培技术4项,研制了《绿茶生产区茶园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等4个联盟标准,在全国推广应用茶园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79135亩次,在福建省推广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技术29750亩次,为企业和茶农节约成本3000多万元;研制出生产型鲜叶分级设备等茶叶加工装备3台,建立了针芽形等名优茶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3条;建立了茶多酚绿色制备生产线1条,开发出茶多酚功能食品3种、新型速溶茶粉2种和含茶食品2个,推广了名优茶连续化生产线和含茶食品等,为企业新增效益4000多万元。2013年获得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和软件著作权1项,2项成果获得鉴定,研制出标准6个,其中国家标准1个,地方标准1个,联盟标准4项。
三、存在的问题
1.部分成员对联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停留在以项目为导向的合作阶段,对联盟的其他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差。
2.成员单位对合作机制不够信任,担心其知识产权、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3.联盟日常运行经费投入缺乏政策保障,导致联盟活动开展少,创新性、针对性、长效性工作不强。
四、2014年度工作设想
1.进一步加强调研工作,年内完成《绿茶产业链研究报告》的编写。
2.进一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扶持盟内企业成员的成长,组织联盟成员联合申报国家、省部级科技计划等,开展联盟双方或多方合作创新项目,进一步推动联盟自选创新活动;加强在研创新项目的实施工作,完成联盟组织实施的国家科技项目的验收工作。
3.进一步完善联盟运行机制。加强联盟日常工作开展,争取召开联盟理事会和专家技术委员会会议各1次。
4.争取一批新盟员加入,优化联盟成员结构和产业链分布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