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盟的工作总结
(一)共享联盟平台优势,科技项目成果显著
联盟利用自身优势,积极进行资源和平台的整合。依据协议书的规定,实现了研发平台的共享;联盟成员相互依托,去年合作开展了43项国家、地方科技项目,共取得了10项核心技术成果,获批了15项专利技术,对外技术转移2项。成功实现了SCR脱硝催化剂整体产业链的国产化,增强了我国脱硝催化剂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了我国环保产业的水平。
通过这些科技项目的实施和技术成果的转化,联盟发挥出了在烟气污染物治理产业领域的积极作用,推动了脱硝行业技术创新,促进了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健全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联盟致力于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深度参与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作主要从技术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建设两个方面着手,为调动联盟各方资源、深入开展“产学研”的各项工作提供支撑。
联盟内部建立了资源共享、互助合作的工作机制,高校院所为联盟提供和输送基础研究、高端科研人才,企业为研究成果提供示范应用、产业化推广的平台,使联盟的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联盟成员合作成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专家平台,建立了人才联合培养制度,通过项目合作等形式,每年为脱硝行业培养数以百计的专业人才。联盟实行“项目协议制”,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约定项目的承担形式、投入分配方式、资源使用方式等,采取一个事项对应一个协议的方式,组织和推动联盟工作的开展,保障和监督联盟成员单位的权力的使用和义务的履行。
联盟积极开展行业技术创新和工艺提升等工作,在脱硝催化剂的开发、催化剂的磨损、废弃催化剂的回收和再生等方面取得了突破。这些成果的开发、应用和转化,促进了脱硝产业链整体技术和工艺的提升。
(三)完善信息共享平台,加强联盟内外交流
进一步完善了“烟气脱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站”,用以展示各成员单位的资源优势与行业实力、宣传联盟的创新成果与建设进展、增强各成员单位间的交流与互动。
创办了《烟气脱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作简报》,发布有关脱硝联盟的最新工作动态,已出版了六期。每期工作简报都报送至科技部、环保部等部门,进一步增进了国家相关主管单位对联盟的了解。
此外,联盟成员还积极参加了产业相关的国内外学术会议、论坛和展会,提高了联盟在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得到了国家相关主管单位的好评。
2013年1月22日,烟气脱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研究方向讨论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重点讨论联盟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来自各理事单位的专家委员会委员及单位代表共15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确定了以“区域灰霾前体物深度控制技术”为主体,在烟气深度脱硫技术、湿式静电多污染物复合脱除技术及碳基催化剂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的技术方向。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整合联盟各单位优势力量,充分调动各成员单位的相关资源,为联盟在下一步的技术研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3年3月21日,由澳门特区政府主办,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和澳门环保局承办的“2013年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及展览”在澳门开幕。烟气脱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科技部的组织与协调下参加了此次展览会,并以展板的形式宣传和介绍了联盟及联盟成员单位的情况。展会上,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国家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与社发司副司长孙成永等领导亲临脱硝联盟展台。联盟秘书长王聆燕向各位领导介绍了脱硝联盟的成员单位情况,以及在烟气脱硝方面的工作情况。各位领导对联盟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且希望联盟能够为烟气污染物治理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3年7月23日,联盟成员单位参加了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通过本次展会,联盟向国际上20 个国家和地区的500 余家企业展示了在烟气脱硝领域的工作成绩,进一步扩大了联盟的知名度。
2013年10月11日,联盟秘书处参加了由科技部创新体系建设办公室主办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政策培训班”,共有65家联盟的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培训班。在同科技部领导、专家交流过程中,脱硝联盟更加明确了发展思路。
2013年12月18日,由联盟主办,清华大学、中电投远达环保和国电龙源环保3家单位在北京联合承办了“第二届烟气污染控制技术与产业论坛”,邀请了国家部委相关领导、联盟内外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100余人参会。论坛围绕我国烟气污染控制方面的重大需求、国内烟气治理政策动态、产业发展规划、技术创新突破等问题进行研讨,共谋解决思路和办法。
联盟进一步加强了与联盟指导机构的沟通协调,与联盟联络组建立了常态化联系,积极向联络组介绍联盟的工作进展和成绩。
(四)承担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完善发展环境
联盟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在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中成效显著。去年针对脱硝产业,已发布了国家、行业标准8项。同时,联盟还加强了与产业联盟直管机构的联系,通过各种渠道反映行业及联盟标准工作中的困难和设想,积极争取联盟标准的合法地位与实施途经。
联盟作为集产学研于一体的创新组织,成员单位也是各自领域的骨干,在规范行业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联盟成员遍布脱硝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在技术发展、产品创新、工程建设等方面均具备一定的话语权,更有能力完善行业发展环境,避免出现恶性竞争、技术和标准落后、创新不足等问题。
(五)备战联盟评估工作,顺利完成联盟换届
为保证顺利完成科技部对烟气脱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评估工作,促进联盟健康发展,根据科技部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评估要求,联盟积极的开展试点评估准备工作。联盟秘书处现已面向联盟理事、成员单位收集了相关统计资料,汇总后填写了《烟气脱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自评估报告》,并积极向科技部创新体系建设办公室、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络组等评估领导部门汇报联盟近四年的创新活动、成果绩效、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所做的工作。
依据联盟章程,第一届理事会任期到2014年1月,本届理事会将会进行换届工作。秘书处现已做好理事会换届各项筹备工作,保证理事会工作顺利移交和联盟日常工作的平稳过渡。
(六)推进联盟秘书处专职化建设
秘书处为联盟理事会常设的执行机构,负责联盟日常事务和项目的协调、管理工作,推进联盟目标的实现。联盟持续推进秘书处的专职化建设,现设置有专职人员4人,兼职人员2人,专用办公面积200平方米。为保障联盟秘书处的日常工作运行,联盟将所收取的部分会费作为秘书处专用活动经费。
为保证秘书处更好的服务于联盟,联盟理事会制定了关于秘书处人事、财务和项目的运行管理办法。扩展了联盟内外的联系渠道,实现了信息共享,及时宣传;认真完成了相关交流活动的筹备、组织与实施工作;学习借鉴其他联盟的经验做法,不断完善秘书处的职责与定位,更好地服务于联盟的各项工作。
二、联盟工作存在的不足
联盟经过近四年的运行,多方面工作有了较大进步。但对比国内一些起步较早、规模较大的产业联盟,脱硝联盟开展的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以联盟形式争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工作力度不够。
联盟各单位在科技创新上的投入有了较大进步,但在联合申报国家级重大科技计划上投入的力度不够,更多的是以小范围合作进行项目的争取与申报。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联盟进行联合技术创新的深度、广度和积极性,也影响了联盟中长期目标的顺利实施。
(二)联盟的经费管理制度尚不完善。
联盟既不是法人实体,又区别于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无独立的银行账号。国家相关部委也没有出台与联盟配套的相应制度,导致联盟在经费管理、会费的收取等方面存在困难。虽然在一届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上修订的联盟章程已经明确规定了各理事单位、成员单位会费来源和用途,今年初联盟也已开始收取会费,但由于在收取方式、发票开具等问题上还有部分成员单位存在疑义。
(三)以联盟为主导向国家提供咨询建议的能力还不强。
联盟大多单位虽然积极参加了国家在技术支撑、政策出台等方面的咨询和建议工作,但没能完全整合联盟内所有单位的实力,反映各种诉求,成为国家在政策咨询建议的引领者。
(四)成员单位之间联系与合作有待加强。
我国目前产学研结合机制还不够完善,存在校企双方价值取向不一致等问题,双方未能找到很好的结合点,宜在现有基础上加强进一步的合作。虽然联盟内有的单位之间开展了联合项目研发,联盟也建立了网站和工作简报等交流平台,但是定期性的交流与信息资讯互通还不够,内部成员之间还未形成很好的合作机制,联盟的优势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三、联盟下阶段主要工作
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前瞻“十三五”的技术发展方向,凝聚联盟各理事、成员单位力量,加强与主管单位的联系和沟通,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健全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攻克行业关键共性核心技术,强化组织机构建设,提升联盟整体创新能力,扩大联盟影响力。
总体目标:重点推动第二批试点联盟评估工作,争取优秀的评估成绩;依托联盟,积极参与产业相关规划的编制,同时力争合作申报国家重点(重大)项目1-2项;针对行业特性,形成先进烟气脱硝技术3-5项;主持或参与编制技术标准2-4项;把联盟建设成为在节能环保、能源领域的牵头联盟之一,成为国内知名的产业联盟。
围绕总体思路和目标,2014年联盟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完成联盟评估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支持
科技部已于2013年12月5日启动第二批试点联盟评估工作,评估结果为A级的联盟将被认定为“国家XXX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给予项目和政策支持,B级联盟将限期一年整改,期间暂停支持,C级联盟将取消试点资格。脱硝联盟现已针对评估开展了相关工作,各理事、成员单位均积极响应,根据科技部第二批试点联盟评估要求,完善了联盟近三年来相应合作项目与成果信息。此外,请联盟各理事、成员单位积极配合第三方评估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完成联盟成员单位调查问卷工作。联盟秘书处也在按照科技部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要求认真准备自评估报告,积极与科技部创新体系建设办公室、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络组等评估领导部门保持沟通联系,以期顺利完成科技部对烟气脱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评估工作,并取得理想的评估结果,争取国家对脱硝联盟在项目和政策上的进一步支持。
(二)服务国家产业规划,力争国家重点项目
根据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总体工作要求,在科技部等相关部委机关的指导下,联盟将充分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和人才优势,以专题调研、专家研讨、项目论证等形式为烟气污染物治理产业领域的发展出谋划策。通过加强自身服务能力建设,努力建设成为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技术政策战略咨询组织,积极为国家制定产业相关政策、标准和产业技术路线图提供调研平台和智力支持。同时,前瞻国家十三五烟气污染物治理领域的政策走向与技术发展,依托联盟现有优势,逐步完善联盟在“产学研”方面的发展,争取树立联盟在行业内的核心地位,进一步获得国家认可和支持,提高联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积极服务国家烟气脱硝产业的发展规划。
调动联盟整体力量,深入探讨行业技术现状,调研市场发展需求,深入分析国家相关政策,推进落实“联盟科技发展规划”,加大申报力度,力争取得1-2项国家重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以项目为依托,持续推进政产学研用合作,攻克脱硝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和重要技术标准,促进技术国产化,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三)完善联盟运行机制和重大科技项目组织模式
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发展要求和烟气污染物治理产业的发展规划,探索脱硝联盟的下一步发展方向,积极完善联盟的运行机制。整合联盟内部资源,推动脱硝联盟内市场、资金、设备、基地、人才和信息等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协同发展。继续共建包括技术创新平台、服务平台、国家或地方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实体,探索建立联合技术开发合作基地与人才培养基地,提高科技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实现优势资源的共享共赢,提升联盟整体技术创新效率。
在联盟的框架下,加快推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项目攻关机制,完善联合申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模式。
(四)积极探索联盟管理模式,强化资源共享力度
联盟通过前期共同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不仅取得了创新成果,而且有力地推动了烟气治理产业的技术创新,促进了先进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有效利用。针对现有的会费收缴问题,需完善联盟经费的缴纳和管理制度。同时,制定《联盟项目管理办法》和《联盟成果管理办法》等制度,推进联盟内成果的共享和多元化利用。加速推进技术创新专业化与技术创新价值链对接,提高产业科技资源的利用率和技术创新的速度,缩短技术开发周期和成果转化周期。
(五)加强联盟外部宣传,提升联盟外影响力
作为烟气治理产业领域的首家联盟,脱硝联盟要充分发挥自身在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燃煤烟气污染物治理技术的创新和提高。同时,要继续扩大联盟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为规范烟气污染物治理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为此,脱硝联盟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外部宣传,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积极参加高水平技术合作和经验交流会议,宣传联盟创新优势;二是保证联盟网站信息更新,做到日常事务每周更新宣传,同时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络组建立常态化联系,实现双方网站的互链互通,并定期推荐联盟重要新闻至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站进行宣传;三是加强与科技部、环保部、发改委等部委的联系沟通,争取更大的关注和支持;四是强化与各相关行业协会、学会、科研院所和同行企业的沟通协调,提高联盟行业内外的影响力。
(六)扩大联盟成员范围,拓展联盟产业领域
联盟要不断扩大成员数量和组织规模,拓展联盟产业领域范围。联盟应在保持和发挥烟气脱硝治理领域特点的同时,着眼于向烟气污染物治理领域拓展,积极吸引和吸收符合联盟章程要求,并且在烟气治理产业领域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影响力并且经济实力雄厚,有较强的科技研发投入能力的企业和高校院所加入联盟,进一步提升联盟在行业内外的影响力和科研实力,支撑和引领燃煤烟气污染物治理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
各位理事、各位专家,过去几年,我们群策群力较好地完成了联盟既定的目标和任务,联盟的运行已逐渐步入正轨。在此,我代表理事会感谢联盟各成员单位给予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理事和专家为联盟的发展壮大付出的辛勤努力!感谢秘书处及联络员为联盟正常运行做出的默默奉献!
当前,我们仍然需要精诚合作、协力同行,始终坚持“引导产业发展、推动技术创新”的宗旨,不断推动联盟的建设和发展、推进烟气脱硝技术的创新,把联盟建成引领我国烟气脱硝技术方向,并进一步成为支撑我国燃煤烟气污染物治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核心力量。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