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3年度工作总结

  1、2013年度开展的主要工作

  联盟围绕苹果加工及产业化开发,开展了果汁加工及果渣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研制出优质苹果果浆加工技术、酰胺化反应与沉淀等系列技术,开发出优质苹果果浆新产品、酰胺化果胶在乳品和果汁的配方6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并组织实施了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苹果综合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研究荔枝、龙眼等热带亚热带水果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营养学和加工学特性,构建其特征特性数据库,集成冷链技术、非热加工、智能包装等技术,建立亚热带果蔬储运保鲜及加工关键技术体系,2项成果通过鉴定,“岭南特色果干制品加工关键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获2013年农业科技推广一等奖,本年度6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论文4篇;开展了毛豆、叶菜类的育种及冷冻加工技术的研究,选育出适合本地种植及加工的品种6-8种,建成毛豆、西葫芦速冻生产示范线,申请发明专利7项,其中3项为国际发明专利,获得授权专利10项,还参与行业标准《冷冻调制食品加工技术规范》的起草和修订; MVLD系列流态化单体速冻装置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自主研发的CO2制冷系统已在相关领域进入产业化阶段;围绕加工番茄优质高效种植模式,开展加工番茄各种种植模式研究,采用深松起垄栽培技术,探索出深松、高垄、加压滴灌、育苗移栽种植模式,通过新品种及栽培管理模式的研究,目前加工番茄种植和采摘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真正实现了番茄加工的全程产业化。

  创新活动:

  1)承担“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苹果综合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南方特色果蔬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等一系列国家的重点科研项目。

  2)作为与中粮高端客户—联合利华战略合作地进一步延伸,《番茄膳食纤维生产项目》正式启动,本年度顺利完成番茄膳食纤维产品试制,各项指标获得联合利华认可;与集团研究院合作开发高附加值的膳食纤维产品,为综合开发利用甜菜干粕和甜菜膳食纤维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参考。通过实验探索简化甜菜糖的生产工艺流程,实现甜菜糖的清洁生产及节能降耗的途径。公司以CANS认可实验室为平台,在食品安全监测方面不断加大检测技术及方法研究的开发力度,相继开展了红枣中苯甲酸风险监控检测方法的开发、番茄产业中多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开发与应用、鲜杏、杏酱中铁、钠含量分析及变化的研究、杏浆中山梨醇风险监控检测方案等课题,为公司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检测技术支持。

  3)即食蔬菜加工技术研究与工艺开发:针对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海军海外作业新鲜蔬菜水果供应难的问题,利用超高压加工技术展开多种蔬菜即食或即用食品加工技术研究和工艺开发。重点研究即食西兰花、萝卜、紫甘蓝、姜丝、青椒即用食品加工技术和工艺。通过原料预处理技术与工艺开发、高静压蔬菜加工技术与工艺研究、即食蔬菜贮藏稳定性及品质调控研究及高静压处理蔬菜的感官品质评价,确定了即食蔬菜加工的预处理、杀菌、品质控制工艺;为解决海军护航编队生鲜蔬菜保障困难,构建海军预制蔬菜生产线1条,提高蔬菜保障效果和能力,保证补给蔬菜的质量,延长蔬菜提供时间。

  4)薯片加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与工艺开发:针对油炸、膨化和焙烤即食食品加工过程中极易形成的丙烯酰胺等化学有害物,开发有害物快速检测技术、丙烯酰胺控制技术、油脂氧化抑制技术以及多平台追溯自适应技术,并进行产业化示范,大幅提升即食食品安全性。建立了不同种类食品中AA的HPLC-MS/MS、GC-MS定量分析方法,开展了连续两年584种中国食品中AA含量的检测。首次得出中国人群AA的日膳食暴露量0.36g/kg•bw•d(18岁男子膳食为评价标准)。为管理部门风险管理和决策、加工企业改进工艺以及消费者合理膳食提供了依据。通过突破丙烯酰胺抑制技术、油脂氧化控制技术,在多家企业应用后,蛋黄派、薯片、麦香鸡块等系列休闲膨化食品的丙烯酰胺含量下降50%以上,油炸和焙烤类食品的货架期延长了1/3以上,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近三年,企业生产的各类即食食品累计新增产值244560万元,新增利润21420万元,新增税收9855万元,创收外汇398万美元。

  5)新型果蔬食品产品开发:针对热加工食品感官和营养品质严重下降的问题,重点利用超高压食品,开发非热杀菌的系列果蔬食品,满足消费者对果蔬食品营养、安全、感官品质的要求。尤其是开发针对军需等特殊用途的超高压即食、预制蔬菜食品,传统中式菜肴和安全性更高、营养价值更高的热敏性浆果类果汁、新型水果罐头,冰葡萄酒系列,低丙烯酰胺含量新型薯片等。果汁、新型水果罐头新产品品质在色、香、味、质地及营养指标接近新鲜水果,产业化生产实现节能降耗。

  6)非热加工装备研制与开发:针对传统热杀菌导致食品颜色改变、香气逸散、口味破坏、营养损失、形态变化等品质劣变问题,以及非热加工装备技术滞后、杀菌理论不明确、杀菌后食品品质评价研究薄弱以及杀菌技术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开展非热加工装备开发与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大型超高压装备、新型高压二氧化碳装备和高压脉冲电场装备,开展果蔬、传统食品的非热加工技术与工艺研究,重点开发超高压果蔬制品和传统食品。

  2、取得的重要成绩及技术突破

  1)2013年,开展了高品质苹果浆、NFC苹果浊汁、不成熟苹果加工稳定浓缩清汁、高效榨汁、不溶物物分离减排、白桃浆加工等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并确定了关键工序工艺参数,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申请2项国家发明专利,制定企业标准2项。

  超高倍优质苹果浆加工技术已完成产业化技术研究,建立10吨/小时高品质苹果浆示范生产线1条,生产果浆117.07吨,产值117万元,销售收入77万元,利润7.8万元,出口创汇10.1万美元。借助安德利果汁市场的网络优势,以及销售政策的积极引导,苹果果浆产品的销售将逐步增大,经济效益也将更加显著。

  申请3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企业标准并参与制定1项国家标准

  2)果蔬液态食品加工新技术与新产品:针对果汁和果酒加工过程中存在的氧化褐变、品质劣变等技术瓶颈,研究了果汁的轻度发酵脱氧技术防止荔枝汁的氧化褐变,果汁和果酒的维果灵冷杀菌技术实现产品的低温杀菌灌装,结冰-冷冻浓缩、真空微波浓缩、低真空浓缩等低热强度浓缩技术工艺保证浓缩果汁品质。采用荔枝果醋的自吸式发酵技术工艺,使乙醇转化率达到99%。研究确定了影响果酒中杂醇油和生物胺的关键控制点,为企业开发了精品桑果酒、葡萄桑果酒、树莓酒等新产品。

  3)果蔬休闲食品加工新技术与新产品:研发了香蕉、苹果的真空微波膨化脆片的生产技术工艺,解决了传统油炸脆片含油高、丙烯酰胺较高不利于身心健康的问题。研究确定了荔枝热泵干燥动力学模型,优化了热泵干燥荔枝干技术工艺,采用热泵干燥开发的荔枝干,色泽、多酚保存率以及能耗均优于传统热风干燥荔枝干。将荔枝、龙眼干与其他大宗水果果干、富含果胶类水果复配,再经成型等工艺开发出复合果条产品。为企业研发了枇杷蜜饯新产品,解决了传统枇杷蜜饯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果皮、果肉分离、渗糖慢等技术难题。

  4)南方特色果蔬非热加工技术研究:以荔枝品种怀枝为实验对象,研究了超高压加工技术对荔枝果汁中微生物、理化指标和营养成分的影响,发现500 Mpa超高压处理使果汁中细菌数量减少4个对数以上,可溶性固形物、pH值、总酸度、POD等理化指标变化很小,但电导率、褐变度和PPO变化显著。荔枝果汁超高压处理后,还原糖和总多酚变化显著,维生素C变化不显著,总氨基酸增加7.49%。超高压处理对荔枝汁挥发性成分影响不一,醇类和醛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增加,其他类型物质的相对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可以有效保留荔枝中的典型风味成分。

  5)突破了丙烯酰胺抑制技术、油脂氧化控制技术,在多家企业应用后,蛋黄派、薯片、麦香鸡块等系列休闲膨化食品的丙烯酰胺含量下降50%以上,油炸和焙烤类食品的货架期延长了1/3以上,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近三年,企业生产的各类即食食品累计新增产值244560万元,新增利润21420万元,新增税收9855万元,创收外汇398万美元。

  服务产业:

  1)华南特色果汁、果酒加工关键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

  通过研究,较好地解决了桑椹、青梅、西番莲、荔枝等华南特色果汁加工过程中的高效榨汁、褐变、二次沉淀、营养及风味保持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了系列原汁及复合果汁饮料新产品,建立了“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集成创新了一套华南特色果汁综合加工技术体系,在广东宝桑园健康食品研究发展中心、广州鹰金钱企业集团公司、陆河伟能食品公司、梅州飞龙果业有限公司、北海果香园等10余家企业进行了产业化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驯化和筛选了适合不同水果(桑椹、荔枝、龙眼、青梅等)的酿酒专用酵母,优化获得了桑椹冰酒、荔枝烈酒、荔枝冰酒、龙眼酒、青梅酒等发酵工艺参数,解决了岭南特色果酒后处理技术;探明了热带亚热带果酒酿酒过程中的色泽、香气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研制开发了系列特色果酒,集成创新了一套热带亚热带果酒综合加工技术体系,在广东宝桑园健康食品研究发展中心、惠来帝浓酒业有限公司、从化顺昌源酒厂、河源市绿纯酿酒厂等多家企业进行了生产示范。

  2)向加工番茄种植农户推广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优良品种、专用肥等农资技术服务,为番茄酱厂生产线改造提供技术服务,利用依托单位雄厚的资金和科技力量,向社会开展加工番茄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接受本企业以外单位科技人员来进行技术研究与开发活动。中心下属的检测中心是为产业发展提供全程质量监控服务的部门,同时也是新疆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的检测项目承包实验室,实验室接收来自政府质量检测部门、企业及社会农户检测营养元素、重金属、农药残留等的样品,检测质量及服务受到了客户及委托单位的信任和认可。

  重视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针对不同岗位的技术研发人员举办了多场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专业培训,培训领域涉及原料种植培训、机采料接收培训、检测技术培训、食品安全培训。中心先后组织近百人参加GAP、食品安全、农残控制及病虫害预警预报、农残控制体系及病虫害防治知识的培训。中心对公司所属番茄分/子公司进行了春季作业培训、中耕植保作业培训、番茄采收机检修、操作培训等工作。为进一步提升中心人员的检测技能,更好的服务于番茄产业,中心组织检测人员先后参加了检测技能提升培训、仪器操作相关知识培训、实验室内审员认可知识培训及安全员上岗证培训等。

  3)研制和开发的大型超高压新装备、新型超高压剥壳专用装备、高压脉冲电场、高压二氧化碳等新装备,将提高我国果蔬加工业的装备水平,改善我国目前果蔬加工业中存在的技术装备滞后和高度依赖国外的现状。

  通过系统研究、技术集成、国内外合作等多种方式,将研制的非热加工,制汁、制浆、制罐,现代分离提取,高效节能干燥等现代食品加工技术与生产紧密地联系起来,提升我国果蔬加工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推动果蔬加工业技术进步,突破部分制约我国果蔬加工业存在的重大科技问题。

  研制的果汁、果酒、水果罐头、超高压军用蔬菜等产品,将提高我国果蔬产品的竞争力,产品进入中高档消费市场,丰富我国果蔬市场和开拓国际果蔬市场,为相关企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此外,果蔬产品的精深加工将改善我国果蔬资源利用率较低,丰产不丰收,丰收不增值,粗加工产品多而附加值低的现状。

  研制的果蔬食品现代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提供相关的配套服务技术;加快我国果蔬加工行业科技成果转化配套,减少生产者的技术风险。

  3、发展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农产品加工各要素成本明显上升,超过了企业正常承受能力,盈利能力持续下降,冷冻果蔬方面尤甚,主要表现在:

  1)原料基地管理。农产品加工基地对产品质量安全非常重要,但对农民的管理、对农药施用的管理是个瓶颈。

  2)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数量骤减、招工难,用工成本上升,工人老龄化问题严重。

  3)生产管理。市场客户对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开拓成本高,社会责任、环保问题的治理等压力都成为管理成本制约的因素。

  4)研发瓶颈。以客户需求为主要研发项目来源,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不能很好地展示自有产品的特点。

  4、2014年度的工作设想

  1)进一步完善联盟的运行机制,推进联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不断扩大联盟成员,重点发展果蔬食品加工创新型企业

  3)瞄准产业前沿技术问题,着力提升联盟技术集成创新能力

  4)聚焦产业共性关键问题,增强龙头企业的研发与创新能力

  5)强化联盟的溶入式合作和产学研结合,探索协作创新新模式

  如:盟内合作(校-企 、校-校、校-所、企-企等)、盟盟合作、国际合作等

  6)注重人才培养与培训工作,积极推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产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