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乳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作总结

加快推进联盟建设 促进乳业产业发展
 
乳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1工作总结
 
一、二一一年工作回顾
乳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自2009年11月22日成立以来,在国家科技部、黑龙江省科技厅的领导下,在兄弟联盟和联盟成员单位的支持下,从探索联盟运行机制入手,逐步建立制度,探讨企业需求,争取国家支持,促进产业发展。联盟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得到了有关部门和乳业产业界的认可。一年多来联盟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健全联盟秘书处组织机构,完善制度,积极探索联盟运行机制
联盟成立大会后,2010年1月,乳业联盟被科技部批准为第一批开展试点工作56家联盟之一,其中全国农业领域的联盟仅12家。联盟秘书处作为联盟理事会常设执行机构依托在理事长单位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联盟成立后,根据联盟工作开展的实际需要,理事长单位调整内部组织机构,将秘书处作为一个独立机构设置,工作人员实行专兼职结合,并建立健全了组织结构,现下设综合办公室、项目办公室、信息办公室、专家应急事件反应办公室等职能部门,明确了职能定位、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一年来,在联盟协议的框架内,联盟制定并实施了若干规章制度,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通过参加科技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组织的联盟运行机制的培训,借鉴其他产业联盟运行的先进经验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有益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通过一年多来的工作,秘书处已成为联盟内部服务与协调的枢纽,发挥了产、学、研结合的纽带作用,协调和促进联盟成员形成合力,利用优势增强企业自主创新与核心竞争力,有效实现了联盟作用的最大化。
2.掌握企业需求,有的放矢开展工作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及时掌握企业需求、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共性关键问题,促进联盟工作有的放矢的开展,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保障。秘书处在总结2010年调研成果的基础上, 2011年4月,秘书处组织黑龙江省内的完达山乳业、飞鹤乳业、摇篮乳业、黑乳集团等四家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就生产、科研、销售等问题共同研讨,改变了以往秘书处与企业一对一的调研交流方式,这种调研方式可以对同一区域内企业共同面对的问题和需求及时有效地掌握,更具权威性和代表性。为整合联盟资源开展共性关键问题的研究和加强联盟内部企业间的合作提供了方向。与完达山乳业、万家宝乳业、上海润盈生物科技共建研发中心,未来我们将努力吸引更多的企业将研发中心入驻联盟,通过共建共享实验室、派驻研发人员等形式,达到共享优势资源、培养研究团队、破解共性瓶颈、支撑企业发展、带动行业整体创新的目的。
3.通过办会和参会,扩大联盟影响力
联盟秘书处定期组织联盟成员召开学术研讨会和行业峰会,作为联盟的常规工作之一。通过组织会议,达到把握和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将联盟创新成果面向整个乳品行业进行技术扩散和转移,既实现了技术创新资源的共享,也使国家相关部委和行业对联盟有较深入的了解,从而为联盟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2011年8月11日,乳业联盟第一届二次理事会议在哈尔滨召开。此次会议全面回顾了联盟成立以来的工作,进一步探讨了乳业联盟的运行模式和机制。统一了思想,对联盟下一步的工作形成如下共识:一是积极争取科技部“十二五”后续科研项目,对已经启动项目,跟踪项目进展,尽快形成成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二是建立首席专家制度,围绕首席专家建立创新团队,针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企业个性技术需求开展研究及提供技术服务,全面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三是通过释放乳业联盟的技术影响力以及构建强有力的话语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重树民族品牌的新形象,助力中国乳业的发展;四是由联盟牵动制定联盟标准,运行成熟后为国家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可靠的依据,进而增强联盟在国家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最终将联盟标准推荐为国家标准;五是建立联盟准入制度,吸收有实力的机构加入联盟,不断充实创新资源,强化联盟实力;六是不断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沟通与联系,充分发挥联盟在政府科技投入和政策设计中的助手作用,建言进策,积极促进政府出台促进产业联盟建设的扶持政策和协调机制,以及通过多种手段促进联盟的发展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8月12日~13日,由乳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乳制品加工研究室和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中国乳品工业》杂志社、中国农业大学承办,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嘉吉烯王生物工程(武汉)有限公司、银川市金河乳业有限公司、黑龙江摇篮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轻机乳品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乳基粉类产品新技术高峰论坛”在哈尔滨召开。参会代表在两天的会期中围绕国内外乳基粉(尤其是奶粉)的全球贸易、科研进展、生产工艺及安全控制技术等热点问题深入交流,并纷纷表示此次会议搭建了该领域学术研究和产业化合作的平台,将会积极促进我国乳基粉类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达到了打造高端平台,推出专家,突出专家在行业技术创新中作用的目的。
在自主办会,积极宣传扩大联盟影响的同时,秘书处还积极组织盟员参加有关会议。2011年4月9日~11日,中国·黑龙江畜牧产业博览会在哈尔滨举行,作为此次博览会的协办单位之一,联盟组织黑龙江省省内的完达山乳业、飞鹤乳业、摇篮乳业、龙丹乳业、大庆乳业、贝因美乳业、康普乳业、大三元乳品机械等企业,以乳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整体品牌形象参加了博览会。通过视频和宣传材料,从企业全生产链向客商及市民展示了龙江品牌的产品品质,进一步发挥了黑龙江乳业和联盟的品牌效应。
联盟秘书处积极参与科技部组织的历次有关联盟建设的重要会议。通过参加联盟项目实施培训、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试点联盟经验交流等会议,有效掌握国家政策,借鉴他人经验组织好联盟工作;通过参加科技部组织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座谈会,认真领会科技部原党组书记李学勇关于《全面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深入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的讲话精神。在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联盟在实施国家重大专项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促进联盟主导行业科技创新的作用,实现了由推荐课题到项目组织的跨越。秘书处还充分把握参会契机,积极宣传、努力争取上级部门对联盟职能和行业作用的重视和认同,有效扩大联盟的影响。其中2010年12月,秘书处经过及时申报、反复汇报,联盟成功获批了“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联盟”,借助这个国家级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可以为联盟的今后发展争取更多的外部支持。
4.以项目为载体,努力推进产业发展
2010年,在推荐“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首批预备项目的工作中,乳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100%的入库率共推荐了4个项目。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仅承担了其中一个项目的牵头工作,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科技部十二五农业领域首批入库项目征集结束后,为贯彻落实科技部“十二五”期间有关科技计划部署和要求,更好的发挥乳业联盟产学研结合作用, 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2011年6月,联盟秘书处受理事长及专家委员会的委托。面向乳业联盟全体成员单位征集联盟储备入库项目,共征集原料奶安全、产品开发等32项,秘书处按领域进行分类整理。2011年7月13日,科技部启动二期项目的推荐入库工作,此次国家项目的启动,是由科技部、相关部委和在56家试点联盟中选取2家联盟负责项目的组织,而乳业联盟成为2家之一。至此,乳业联盟承担起组织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乳制品综合加工技术及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实施工作,联盟倍加珍视此项工作,2011年7月17日,联盟秘书处在京组织召开项目专家会议。会议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的梳理及目前行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以联盟已入库项目和面向联盟成员征集的31个项目为基础,结合技术创新的阶段性要求,凝练出8个联盟备选研究项目。2011年8月11日,在联盟一届二次理事会议上,8个项目建议单位向联盟专家技术委员会做了项目报告并通过。并进一步综合专家意见,结合已入库项目的研究内容,整理后推荐入库,目前一二期入库项目累计经费达1亿元。2011年5月,联盟秘书处还组织申报了科技部社发司入库项目《原料乳及乳制品安全检测技术与溯源预警体系的集成创新与示范应用》和发展计划司《十二五技术标准专项规划》的申报工作,目前也已全部入库。
开展横向科研合作协议8项,通过联盟搭建平台,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同建立研发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有利于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通过重点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企业发展,必将有效促进乳品生产企业的整体技术进步。同时,为企业培养锻炼了一批科技人才,重点解决了企业研发能力弱的问题,推动乳品生产企业由目前的努力求生存过渡到积极谋发展,为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基础。
5.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联盟专家委员会下设5个分委员会:奶牛养殖与原料乳技术专家分委员会、乳品加工设备与包材技术专家分委员会、乳品加工工艺与新产品开发技术专家分委员会、益生菌及酶制剂技术专家分委员会、乳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专家分委员会。各专家分委员会的组成根据专家所属专业进行划分,每个分委员会由5~6位专家组成。
专家委员会肩负4个职能:一是专家委员会对产业共性技术及企业生产关键技术论证,全面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并提出项目方案,为申请国家项目支持作储备;二是针对企业在某领域内存在的个性技术需求,由该领域专家进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专项解决;三是建立乳制品安全预警机制,对潜在的乳制品安全问题进行预警、预判,对重大乳制品安全风险或危害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四是在专家委员会的基础上建立乳品应急事件反应办公室,其职责是一旦发生乳品质量安全应急事件,秘书处根据其性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召集相关领域专家研究事件的性质、发生原因、处理措施等,并以联盟的名义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书面事件分析报告及处理意见,争取将事件的影响降至最低,切实保护整个乳品行业的形象和利益。在圣元“性早熟”事件发生后,为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杜绝出现波及整个行业的危机,秘书处第一时间组织联盟单位向中宣部和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打报告,并得到这2个国家部门的重视。同时秘书处组织专家委员会相关专家,根据以往研究积累,为卫生部2次新闻发布会的技术问题及时提供可靠数据。此次危机公关的得当处理,不仅在行业危急时刻体现了联盟高度的责任心,而且使企业认同联盟有能力协调行业、协调政府,有能力凝聚企业、保护行业,由此进一步提高了行业的向心力。
二、联盟目前存在的问题
联盟工作在过去的一年里,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学、研互动机制尚不完善
2.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急待加强
我国产业科技力量主要集中在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企业的技术力量十分单薄,在技术层面企业短期内难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尽管行业内已有诸如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大型乳业集团建立起自己的研发中心,但更多的企业还是采取依托高等学校及其他专业研发机构共建的模式开发新产品,逐步培养自己的研发队伍。这些以单独企业需求为缘由而形成的多个研发群体构成了当前行业研发的主要技术力量,多个群体的分散式研发行为是当前中国乳品行业技术研发格局的主要特点。而这种格局就造成了整体技术力量分散、高端人才缺乏和不利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科研成果的被动局面。同时,受目前我国科技大环境的影响,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创新思想缺乏,原创性成果较少。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化活动缺乏有效协调和合作,没有真正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对创新人才、创业人才培养不够,联盟内部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产、学、研创新团队。
3.联盟服务产业发展的作用尚未完全发挥
联盟的宗旨是服务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但由于经费投入机制以及科研力量等问题,使联盟的作用目前尚未完全发挥,不能适应乳业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要求。一是与其他行业相比,乳品行业科技基础较差,从科技部掌管的科技项目投入中竞争得到的经费较少。二是联盟内企业的科技投入相对较少,与科研机构的横向联合较少,不能有效解决盟员企业的技术难题。虽然在国家层面有了投入,但在企业个性需求上还没有实现突破,企业作为投入的主体还没体现出来。三是没有形成引导和激励社会资金积极投入乳业产业科技事业的机制,政府投入难以起到示范、引导、调整作用,社会资金也难以先期介入。四是联盟还处于起步阶段,能力薄弱,存在许多问题和障碍,应充分发挥联盟在政府科技投入和政策设计中的助手作用,充分给予联盟信任和支持,进一步确立联盟在所属领域中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地位,实现真正由联盟来主导整合领域科技资源,实现产业链和科技创新链的统一,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五是联盟缺乏建设启动资金和联盟专职化建设专项资金,只有不断提升联盟的技术创新、行业规划、产业引导、市场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才能以专职化素质有效提高创新推动的效率。六是在战略研究层面和更好的发挥行业专家作用,构建联盟内部技术创新团队方面还有待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抓好项目落实,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
积极争取科技部“十二五”后续科研项目,做好新项目入库的推荐工作,继续推进已入库项目的落实工作,跟踪项目进展,尽快形成成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同时积极尝试企业需求类项目、技术储备类项目和纵向课题类项目的三种联盟项目的运作模式。保证纵向项目申请力度,扩大横向项目数量和质量,强化潜在项目储备性研发。逐步形成签约项目抓推进、横向课题重转化、储备项目重方向的项目运转格局。
2.建立首席专家制,充分发挥专家作用
联盟专家委员会现下设5个分委员会,从各专家分委员会中聘任该领域首席专家,建立首席专家制度,围绕首席专家建立创新团队。给予首席专家相应的责、权、利。首席专家制度利于实现行业专家整合的常态化管理,改变以往由承担项目而机动聚集,项目结束后分散撤离的松散式局面,由首席专家领军建立起该领域稳定的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带领研究团队对产业共性技术及企业生产关键技术论证,全面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并提出项目方案,为申请各级、各类项目作储备;同时作为领域的权威专家对企业的个性技术需求,由该领域专家进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专项解决,更利于为企业有的放矢的服务。
3.以恢复消费者对民族品牌的信心为目标,助力中国乳业的发展
通过释放乳业联盟的技术影响力以及构建强有力的话语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重树民族品牌的新形象。
步骤一:打造平台、聚合专家
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作用,每年定期举办中国乳业专业领域最高级别的技术高峰论坛,同时邀请国外权威组织IDF代表及专家学者参会,形成亲乳业联盟的专业圈。
步骤二:统一意见、减少纷争
借助高峰论坛,发布《中国乳业白皮书》,对当年乳业进行年度回顾、热点探讨、争议释疑,形成业内相对统一、客观的意见和观点。建立联盟新闻发言人制度,对行业中发生的应急事件和热点关注问题,由首席专家共同商讨,形成统一意见,由联盟新闻发言人代表联盟发出权威的声音,正确引导舆论导向,逐步实现乳业舆论一致性,消除不良影响、切实保护行业。
步骤三:制造影响、形成公信
设立与媒体的沟通平台,建立与媒体间的信息沟通机制,获取媒体认知。依托秘书处已建立的较为完善且运行良好的“中国乳业信息网”与国字号媒体,如新华网、人民网、东北网联合建立协调、统一、高效、权威的乳制品安全信息发布平台,定期提供乳品安全信息、科研最新成果,成为权威的信息源头;组织产品公众满意度调查,开通乳品消费咨询等公众频道;适时邀请媒体参观企业全程产业链,为民族品牌产品品质证言。
4.逐步增强联盟在制定国家标准中的话语权
乳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经汇聚了行业中主要的大型骨干企业,其经济总量占全行业的70%,具有普遍的代表性。由联盟牵动制定联盟标准规范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行为,运行成熟后为国家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可靠的依据,进而增强联盟在国家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最终将联盟标准推荐为国家标准。
5.继续吸收新资源,不断增强联盟实力
乳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建立联盟准入制度,吸收有实力的机构加入联盟,不断充实创新资源,强化联盟实力,在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指导下,高效运行,努力解决产业的共性关键技术,不断增强联盟在乳业产业的影响力。
6、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沟通,为联盟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不断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沟通与联系,充分发挥联盟在政府科技投入和政策设计中的助手作用,建言进策,积极促进政府出台促进产业联盟建设的扶持政策和协调机制,以及通过多种手段促进联盟的发展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