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维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作总结
维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维生素联盟)成立于2008年11月18日,由5家骨干企业和14家学研单位及技术公司共同组成。在科技部的指导下,维生素联盟组建以来运行情况良好,联盟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支撑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果,于2011年3月份完成了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项目“维生素C与B12生产工艺技术创新研究与开发”项目课题/财务验收工作。下面就2011年维生素联盟的运作情况做一简要汇总:
一、2011年开展的主要工作
1、积极探索了以项目紧密联盟的新形式
维生素联盟与国内其他产业联盟不同的是,先有项目,后有联盟。在科技部和地方科技主管部门牵动下,维生素联盟内企业通过申请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维生素C与B12生产工艺技术创新研究与开发,使之前的竞争对手在项目的催化下变成了合作伙伴。项目实施以来,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了维生素产业升级。在完成各项考核指标的同时,我们初步探索了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在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的同时,为行业培养凝聚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保证了我国在维生素C/B12领域形成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在保持我国维生素C/B12产能世界第一的地位的同时,使我国维生素C/B12产业技术水平跻身世界一流,摸索走出一条以项目为载体产学研联合开发的产业创新道路。在此基础上,2011年维生素联盟做为推荐主体组织的“维生素绿色新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申报了“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生物技术领域和食品安全项目。
2、初步建立联盟协调能力和机制,使联盟成为广泛的技术与信息交流的平台
为了更好地完成联盟的目标和任务,实现战略联盟契约型组织与实体结构的有效结合,联盟成立以来,在保持技术创新合作这条主线的同时,我们在不断拓展联盟的平台功能上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我们接纳川抗加入联盟,实现联盟开放式发展;我们不断拓展联盟的协同合作范围,构建服务于联盟的技术创新平台,联盟已与华东理工大学共建发酵联合实验室,并在与天津大学进行菌种、发酵等合作基础上,拟与天津大学共建结晶联合实验室。通过平台更好的为成员单位服务。目前我们已初步建立联盟协调能力和机制,使联盟成为广泛的技术与信息交流的平台。
3、努力做好联盟兼职工作,建设好联盟办公室。维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办公室人员均为兼职,不仅要做好本企业工作,还要高效做好联盟服务性工作。通过几年的运作,在兼职联盟工作方面具有一定经验。
二、取得的重要成绩
1、2011年,联盟紧紧围绕维生素高端产品开发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整合产业内部的主要技术创新要素,建立了持续高效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在菌种、发酵工艺、分离纯化工程、清洁生产等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打造了我国在维生素C/B12领域持续技术创新能力和生产、市场等方面持续领先的优势。
2、建立了生产菌株突变体库的,生产菌株基因操作系统。建立了2-KGA混菌发酵代谢模型和产物生成模型,气升发酵罐的仿真模型,获得径高比和内外筒直径比的最佳取值范围;构建维生素C生物合成的代谢网络,通过分析不同状态下各代谢路径通量分布的变化,确定了提高维生素C发酵水平的控制策略和方法。采用合适的发酵条件,使产酸量提高了2—3个百分点,而且发酵液杂质量少,有利于下一步提取。通过提取和转化工艺的改进,彻底解决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工艺的高消耗、高污染问题;经过对厌氧维生素B12发酵工艺的再次创新,发酵单位提高了10%以上。腺苷维生素B12提取工艺取得重要突破,综合收率提高了15%。好氧维生素B12发酵工艺取得重要进展,运用发酵过程的多尺度相关参数的综合分析,找到影响维生素B12合成的瓶颈,发酵单位提高了8%。此外,联盟还在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新技术转移和扩散机制、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及人才的联合培养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籍此贯彻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战略。
三、存在问题
1、维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部与其他战略联盟不同,是先有国家支撑项目之后,才产生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主要以项目为载体,整体运行比较顺利,虽然,联盟成立后组织了两次规模较大的“维生素产业高峰论坛”,但各项目承担单位之间仍缺少交流平台,不利于联盟内的信息资源共享。可以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完善,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成员单位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沟通交流,充分积聚先进思想,共享共建联盟工作。
2、虽然,中国维生素C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话语权,但是在国内制订有关医药、食品、饲料等行业规定和标准中没有企业的声音,随着企业的不断呼吁,得到国家的关注,09年国家发改委在出台相关维生素C制度之前开始召集主要企业参与研讨,但是制度一直没有出台。
四、工作设想
今后,维生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将继续探索在国家政策和资金引导下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市场化、多元化投融资和促进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建立面向行业、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的行业技术创新平台。
(一)长期目标
通过集聚整合内部和外部技术创新要素,建立持续性高效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在菌种、发酵工艺、分离纯化工艺、清洁生产、下游产品及维生素制剂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发本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前沿技术,形成相应的产业标准。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降低大规模研发风险,催生和培育壮大中国维生素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 形成产业规模,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在全球维生素产业规模中占据首位,生产技术水平全球第一,提升我国医药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有效的降低国民医疗成本,提高人民保健水平。
(二)2012年工作目标
1、继续整合行业内外优势资源,创新产学研结合新机制,保持维生素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2、依托河北省维生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菌种代谢工程改造与选育,持续实现维生素主要品种维生素C和维生素B12技术、成本指标国际领先的水平。
3、建立国内复合维生素研发平台,开发针对不同人群的复合维生素系列产品及膳食补充剂,可以大幅度提高国内维生素行业的终端产品附加值,同时实现复合维生素关键技术的突破,加速企业由资源依赖型企业向技术型企业转化,促进我国维生素行业的发展,提高国内维生素行业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对推动我国维生素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推广节能减排经验。实施清洁生产,包括生物转化,生产物料的循环使用等,实现节能减排,环境友好。
维生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201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