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数控机床高速精密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作总结
建立协作机制 凝聚创新合力
——数控机床高速精密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1年度工作总结
 
  数控机床高速精密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自成立迄今已运作4年 之久,联盟成员单位在以“协同合作,推动创新,共赢共荣。”为宗旨的合作下,通过资源的整合,在进行了广泛、深度的项目合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动联 盟事务得到了充分开展,赢得了国家有关部门对机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作的认同。联盟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摸索运行,在探索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上 积累了一定经验,奠定了联盟长足发展的坚实基础。
  2011年,联盟在科技部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指导下,贴合企业成员的技术创新需求及产业发展的竞争势态,结合院校、院所、企业各自具有的产业技术优势,展开 了一系列的项目对接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对本联盟在2011年度工作情况分六个方面进行总结:一方面从抓好秘书处的工作建设,开展联盟信息沟通作用, 完成上级各项工作部署等方面做以总结;其二总结联盟技术研发合作项目的开展情况;其三围绕联盟的运行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总结联盟2011年度联盟在组 织建设方面的情况;四是围绕国家重点应用领域,贴合“十二五”产业技术发展战略,提升国内机床质量、技术及国际竞争力出发,联盟在数控机床核心、关键和重点技术上取得的突破情况;五是联盟在新产品创新与科技成果上的情况;六是分析联盟运行工作的问题,为本联盟长足的发展,做好腾飞的基础准备。
  一、 2011年度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    秘书处工作的开展
  1、发挥秘书处的职能作用,开辟信息沟通渠道。
  2011年,联盟秘书处发挥自身的工作特性,从加强内部资源的整合、拉动内需合作出发,先后征集并发布了《关于联盟各成员单位信息资料》、《关于征集联盟健康发展建议及技术创新经验介绍》等十多项信息资料,并为此积极创办了三期联盟简报,详细介绍了16家成员单位的资源情况、技术特长、创新成果、技术研发战略及目前项目合作的技术难题,初步构建了信息沟通的窗口,建立了信息沟通联络站,利用秘书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联盟成员间扩展合作空间、资源的深度整合做了较好的铺垫。
  同时,秘书处依据联盟《框架协议》积极倡导吸纳优秀的、专业技术雄厚的国内产业单位及重点领域客户加入联盟,壮大联盟规模,丰富组织结构,并采取以成员单位提名的民主方式,公开征求意见。2011年,通过提名和征集意见的形式,吸纳吉林大学加入联盟。
  2、承接上级工作部署,务实反应联盟运行情况。
  我联盟积极参与3次试点联盟工作座谈与交流,介绍联盟的技术创新项目合作、技术交流、人才再深造及人才培训的开展情况,展示数控机床装备制造业技术发展路线及发展规划,为国家制定发展战略,献计献策,从而增强了本联盟在机床产业的影响力。
  同时,并根据本联 盟的运行存在的问题,上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工作情况调查》、《关于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标准工作情况调查》、《关于开展联盟所涉及产业技术竞争能力 调查》等调查材料,以联盟所处产业的技术发展现状,基础性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掌握情况,为国家通过联盟的渠道,了解装备制造数控机床产业的国际竞 争的优势与劣势;解决继续发展的技术难题,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如时阐述联盟发展的困境,提出需要国家层面给予政策引导、承揽项目的优 先权、资金支撑力度等要求,实事求是地反应情况,对国家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基础信息支撑。
  (二)技术研发合作项目的开展
  1、承揽国家项目课题,发挥联合协作优势。
  联盟为组织申报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2012年度国家科技计划预备项目”,于6月9日至12日在上海召集成员单位组织召开了申报项目专题会议,研讨确立了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行业、区域绿色制造产业应用示范类,以高速精密数控机床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为联盟推荐项目,积极参与国家项目课题的承接。与此同时,认真组织相关专家人员于7 月25日完成视频答辩,并通过组织一系列网上项目任务书及经费预算等材料的填报和报送,使联盟成功首次实现国家项目的承接,为今后更多承揽项目的打下了基 础。尽管首次承接项目的规模不算大,但从筹备、研讨、确立、申报、修改的过程中,充分反映了联盟“联合协作”的优厚实力、成员单位的凝聚力和对联盟发展事 业的盼望与大力支持,这是数控机床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欲蓬勃发展的主导力量,我们应顺势而动,积极筹划承揽各式国家任务,引导联盟健康发展与壮大影响实力。
  2、倡导以合作为驱动力,实现优势互补的互惠共赢。
  站 在“十二五”的起点,提升高精、高速数控机床的技术创新能力任务重大、挑战严峻,尤其是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聚集产业界和科研机构 各方力量共同投入、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组织模式,从而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中获得产业竞争力、抢占新兴产业的战略 制高点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近年来,联盟内部成员单位之间相互开展了多项合作。
  重庆机床与重庆大学在绿色制造、绿色再造、智能滚齿机技术联合申报国家项目;南通科技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利用2008年与清华大学共同成立的“清华大学·南通科技数控机床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平台,确立了立加产品综合性能仿真、实验与优化研究,精密卧式加工中心性能分析、测试与优化设计、心热力学性能分析与优化研究的项目课题;中科院沈阳计算所与沈阳机床集团就“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进行合作;沈阳机床与大族精密机电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大推力直线电机及驱动装置》,与同济大学合作开发《HTM40100 卧式铣车(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与昆明机床、秦川机械、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也多有多项合作研发;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 学、沈阳机床合作研发《高速/复合数控机床及关键技术创新平台》、《超高速加工机床整机集成及验证平台的构建》及《动态综合补偿技术》。清华大学与沈阳机 床研发《面向航空结构件高速加工的并联主轴头研制》项目。
  经初步统计,联盟2011年承揽国家项目课题共三十余项,成员间相互合作项目六十余项。这些合作项目的开展,充分体现了联盟优势互补、互惠共赢 的联合创新理念,不仅有力地支撑了项目单位的市场竞争力,而对提升国产数控机床质量与档次,促进从机床产量大国到技术大国的转变,做出了贡献,也为联盟开 展技术合作研发做出了好的范例。
  (三)联盟组织建设
  借鉴联盟建设经验,探索市场化发展机制。当前,联盟发展处于初期阶段,科技创新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联合创新松散,连不起来,这是联盟运行的机制没有同不同时期不同国际经济格局结合起来,一成不变,造成原动力的缺乏。为探索联盟长效发展机制,联盟秘书处积极开展与其他联盟的交流、学习,建立了长期的交流信息渠道,借鉴其建立“谁支持、谁受益;多支持、多受益”的市场化管理机制,逐步完善了联盟成果使用管理条例,补充了项目合作的信用机制和责任机制,为联盟更好的发展积累了成功的现实经验。同时,在合作内容上学习到了“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制定产业国家标准、进行国际技术交流”等经验,拓展了联盟创新工作模式。
  (四)联盟在数控机床关键技术上取得的阶段性突破
  秉承联盟宗旨,履行实现突破装备制造国际技术封锁的使命。
  2011年,联盟成员单位在紧密围绕国家重点领域对数控机床需求的发展战略,结合自身的发展和市场 调节,在数控机床柔性技术、数控系统的二次开发、测试技术、高精密与高速切屑技术、稳定性技术等取得了阶段性突破,同时针对丝杠、伺服电机、数控自动刀架 等功能部件进行了深度研发,使产业核心与关键技术获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多系列自动化生产线的开发,推出了多品种高精大、中型数控机床的产品,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能源等重点领域开始示范应用。
  同时,昆明机床、沈阳机床、南通科技投资集团、云南CY在铣镗床及加工中心、坐标镗床领域的核心技术、超大扭矩的龙门数控钻床、高速数控倒置立式车床、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杭州机床、山东博特、重庆机床、陕西秦川在大型数控滚齿机、曲面成形数控磨床、绿色环保的干切数控滚齿机等产品上的研发,打造了制齿精品,为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打破进口机床垄断国内市场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新产品创新与科技成果的进展
  激励产品创新,提高成果档次。2011年,本联盟新产品创新上获得了快速发展,开发出HZ-091CNC、HZ-092CNC数控非球面光学磨床和数控非球面光学研抛专用机床、TGK46100高精度数控卧式坐标镗床等六十余种高精密机床,共获得国家、省、市奖项54 项,其中以MKB7025大型数控轨道板专用磨床、HTM125系列重型双刀架五轴联动卧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为代表的产品,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 奖的有七项;以STM200160数控立式龙门复合车铣中心为代表的产品,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奖三项。全年共获得专利三十余项,发表论文百余篇。
  (六)联盟运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联盟虽然开展了一些工作,但较其他试点联盟的运营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1、各成员单位之间的技术交流还不够活跃,研发合作气氛还不浓厚,联盟在产业技术创新上尚未完全打开局面,停留于徘徊、探索阶段的状态。同时,联盟秘书处营造活动环境不足,应加大沟通能力建设,加强在新经济体系下举办产业适宜的技术论坛、创新经验交流会等互动氛围下功夫。
  2、联盟今后工作重点不突出,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将联盟成员关心的问题,作为联盟工作的重心。
  3、联盟项目知识产权管理机制还有待深化,以降低联盟知识产权风险,提高联盟创新绩效和强化联盟扩散效应。
  4、由于秘书处尚没有足够的人力集中精力潜心研究新经济格局下的联盟工作如何发展,联盟活动开展得不多,创新性、针对性、长效性的工作开展不强,对联盟的运营事物还缺乏经验,从而制约了联盟的优势发挥。
  二、2012年度主要工作
  (一)继续完善运营机制, 探索创新发展之路。
  1、立足于产业发展根基,规划长期的发展目标。
建立国家战略思 维,为国家想事,关键为国家出成果,明确联盟的宗旨;陆续完善联盟技术路线和长期规划,结合国家战略及国际市场竞争势态,务实解决国内产业关键技术的几个 问题,在国际技术封锁上有所突破;组建由联盟内各专家构成的产业发展战略咨询机构,服务于成员单位,把握时代机遇。
  2、创建资源整合平台,探索货币补偿机制。
对于联盟内成员 单位的生产设备、检测试验设备、设计信息化、产品等资源建立资源库,对内实行免费分享信息,加强盟内资源互补;对外实施开放,以货币补偿的管理手段,发挥 资源的价值。同时,开展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应用,鼓励专家与骨干实施见习制或合同制,在联盟内部相互兼职。
  3、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保障研发积极势头。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持续补充、完善联盟章程,规范无偿获取、优惠获得、限制使用等共享技术成果适用范围,保护好研发成果的产权;设立内部技术转让机制量化指标,解决权力归属及变更;界定后续联盟成员对前期成果的优先使用权的具体条件,保护原联盟成员的合法利益。
  4、调整组织结构,做强成员规模。
坚持战略联盟技术与制度、管理、市场协同创新,加强对联盟已经有的相对较为完善的协议的落实力度。运用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及运行机制使人、财、物、信息等通过合理的协调、流动达到优化配置;采用信息对称原则搜集国外行业技术专家、产品发展与市场需求信息,为联盟各方提供服务,围绕产业核心技术开展研究。加强用户的建立,吸纳机床用户进入联盟;同时,要不断吸纳在产业技术中具有独特性、专一性和实力型的优秀成员入盟,把联盟进一步做强、做实。
  (二)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
  加强两化建设,进一步扩大信息沟通,实现同科技部及各试点联盟交流的信息化建设需求接轨,建立联盟网站,开设成员单位自填交流、需求等信息窗口职能的平台。在 实验室、检测和测试平台、内部技术研发、人才培训等需求上挖掘联盟内需,强力开展二个推进:一是以企业为主体,企、院结合,着重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亟待攻 关的技术难题和关键部件,加速企业生产;二是以企业为载体,将各大院校研发项目有效的转化为产品,不仅为院校深度研发提供经费,更为企业扩展经营层次和经 营面,提高产值效益。
  (三)   提高联盟科技计划项目策划与管理水平。
  1、完善联盟技术创新发展研发项目规划。
  在加快完善联盟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明确技术研发目标的同时,结合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宏图,制定联盟的技术创新规划,高标准确立后期研发项目。在项目的确立上,应以适合新时期产业发展需要,优先支持能够解决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的项目,加快制定和推广应用技术标准,切实提升产业国际竞争能力和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方向。项目结果应高标准要求,务实大幅度提升产业竞争力,夯实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
  2、继续探索联盟合作适宜机制,思索职能变革。
  加强同科技部其他试点联盟的沟通交流,借鉴、引进其成功经验,实施秘书处考核管理,变革本联盟运行机制,适应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及科技部对试点联盟建设的要求。开展会员单位需求帮扶活动,务实解决会员单位生产制造技术中的急迫问题,提供产品研发、产品推广的市场信息和决策咨询功能,开启新时代的职能变革。
  (四)加强国际技术交流,推动产业发展。
  1、构建高层次人才梯队,开展跨行、跨国的技术交流。
  为适应国际化人才发展的新形式需求,加快成员单位人才结构的组建,积极解决成员单位对高端人才、人才培训等需求,联盟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同国际人才发展接轨,构建高层次研发人才梯队,开展跨行业、跨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建立产业及用户的专家库,为联盟研发关键技术项目服务。联盟拟于2012年期间,邀请国内外著名机床制造产商、产业协会、产品客户及辅助配套企业,举办一次产业发展交流论坛,广纳发展建议,突破固步自封的滞后理念,开拓合作视野。
  2、创新人才培养之路,构筑产业领军人才发展。
  创新产业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领军人才的培养。在创新产业联盟的建设中拟立增设人才培养计划,专门用于海外人才引进及技术骨干的培养。
  3、加强研发人员的培训,加速成果转化
  利用策划、培训、咨询等服务吸纳联盟外资金,确保联盟项目资金充裕;同时增设人才培养专项计划,联 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储备科研人才,加强企业的作用,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集中联盟各成员的优势资源,在联盟内定期开展先进技术培训,充分 发挥高校的学术作用,使企业的骨干科研力量得到快速成长。应积极推进联盟共性技术研发成果的转化,让联盟成员看见效益,以鼓励企业对下一轮研发进行投入。
  2012年,作为“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年,在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需求、新目标下,主动开展联盟创新工作新局面是今后的关键任务。本联盟将凝心聚力,抓住机遇,在积极尝试变革共赢机制,促进联盟健康发展。
 
 
 
数控机床高速精密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