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接入(FTTx)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一、联盟概况

  光纤接入(FTTx)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我国第一个致力于普及宽带网络、推动三网融合、促进我国宽带产业技术创新链构建与发展的全国性联盟组织。联盟成立于2008年10月,由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中国联通等12家单位组成,武汉邮科院是联盟执行机构所在地,同时也是经联盟成员协议约定的联盟对外承担责任的主体。2010年1月,联盟获科技部批准为全国36家试点联盟之一。

  在产业发展方面,目前联盟企业的光纤接入系统、光纤光缆出货量均位居全球第一位。

  二、面临的产业技术进步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宽带光纤接入发展存在普及率低、接入带宽低、创新水平与应用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制约了国家竞争力的提升。截至2008年9月份,全球光纤用户(FTTH)已达到3.98亿,其中,全球宽带光纤接入的用户数约为6000万户(预计到2012年,全球光纤接入用户数将达到1.2亿户)。截至2008年,日本FTTH用户数已达1460万户,普及率超过20%,韩国光纤接入普及率为44%,而中国同期的数据不到4%,其中FTTH所占比重仅为5%。

  我国光纤接入总体方案在低成本、灵活适用、易维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我国规模发展光纤接入,特别是FTTH必须解决的共性、关键问题。

  经联盟成员深入研究,认为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瓶颈”因素是:①关键技术的突破与掌握能力有待加强;②研究开发平台的装备条件弱;③加工、制造工艺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不足;④产业化水平和能力不足,以及存在国外公司构筑的知识产权壁垒。

  由此带来的产业技术进步问题包括:

  (1)器件与光纤线路技术与国外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核心芯片依赖进口,高端核心技术有待突破,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附加值不高;对国外产品的依赖性大,核心器件、芯片、特种光纤、光缆、外场连接器等方面与国外商用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大量进口提高了光纤接入成本;

  (2)系统应用技术与国外基本保持同步,但缺乏核心原创技术,难以在系统技术与产品方面引领全球市场。

  三、围绕产业技术进步加快构建技术创新链的主要举措

  1、夯实基础,持续提升联盟的代表性和凝聚力,形成本领域核心企业牵头,骨干企业参加的产业链群体。

  光纤接入联盟由我国信息通信行业龙头企业和大中型骨干企业组成,成员包括了国内在光纤接入系统设备、光电子器件、光纤光缆等领域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位居前列的研究、制造企业(如武汉邮科院、华为技术、中兴通讯、上海贝尔、中国普天、长飞光纤光缆、光迅科技),以及主要的电信运营企业。

  在12家核心成员基础上,联盟还研究吸纳了参与合作创新、技术研究、产业辐射等工作的外围成员30多家。

  联盟企业成员2009年主营业务年收入总额超过1.5万亿元,占本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90 %以上。其中,从我国光纤接入系统设备市场份额来看,联盟成员所占比例超过90%;接入用光纤光缆方面的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生产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国际市场占有率今年来提高到了12%;光电子器件国内占有率40%,中、低端接入用光电子器件大量出口欧美日韩,占每年出货量的40%;光纤接入网络建设与运营的比重超过95%。

  目前,与联盟企业的产业地位相适应,联盟成员同样也是我国光纤接入产业技术创新链各重要环节自主创新的领军企业,均代表着相应领域我国自主创新的最高水平,也是我国参与全球光纤接入技术、产业市场竞争的主力军。

  2、明确目标,面向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梳理明晰联盟构建完善产业技术创新链的基本思路

  联盟通过深入分析,并广泛征求联盟成员意见,面向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明确了联盟构建完善产业技术创新链的基本思路,即横向“两大板块”(包括四个主线、三个重点)和“一个平台”,纵向“一条主线”。

  第一个板块是系统创新板块,细分为四个主线,即按技术类别细分的四个技术路线:

  ——重点开发具有多功能、高集成度、大容量、高带宽、广覆盖和绿色节能等基本特征,支持多供应商和多运营商环境的PON系统及核心芯片;

  ——从系统层面解决网络融合、业务融合对光纤接入网络架构、性能,业务承载,以及可管可控、具备安全保障能力等提出的急需攻克的瓶颈问题;

  ——以降低光纤接入成本及绿色环保节能为目标,研究开发新型光纤接入用关键光电子器件。

  ——研制适用于接入网复杂环境的新型光纤、光缆,实现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光纤到户、光纤到桌面。

  第二个板块是应用创新板块,主要包含三项重点内容,即网络技术应用创新、业务与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一个平台,即成员共同参与,分阶段构建面向三网融合的宽带光纤接入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同时坚持纵向一根纽带,贯穿始终——力争获得国际标准话语权。

  3、加强合作创新,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沟通,准确定位需求,共同研究低成本解决方案

  根据中国电信专家提供的统计数据,光纤接入方案的成本组成包括系统设备、光电子器件、光纤光缆、线路外场设施,以及工程施工等,低成本目标的实现,需要产业链各环节的共同努力。

  pic6.jpg

  目前,联盟成员已经合作启动了三类技术创新项目:①低成本光纤接入网关键光电子器件的研制;②小弯曲半径单模光纤关键技术研究及制备;③低成本高可靠FTTx光缆及外场设施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总投入计划超过1亿元。

  pic7.jpg

  项目总体目标是:针对低成本光纤接入网关键光电子技术及光纤光缆线路技术,深入开展相关通信光电子材料、芯片与器件、新型光纤光缆及线路外场设施的关键技术及规模生产所需的工艺技术研究,尽早突破和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力争从根本上解决光纤接入“空心化”及低成本高可用问题;实现光纤接入的综合成本降低20%以上。申请40项左右的发明专利,在新型光纤接入用关键光电子器件、弯曲不敏感光纤的研究与制备、新型接入光缆和外场辅助设施等多个方面起草国家、行业标准5~8项,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ITU-T和IEC提交文稿2~3篇。

  在科技部政体司、高新司等部门的支持下,经过行业专家多次会议评审,联盟当前的合作创新工作得到国家科技部的认可,论证认为符合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领域的要求,同意给予支持。目前已初步确定光纤接入联盟作为项目组织单位,计划2010-2012年自筹1.2亿元,国拨4000万元(共计1.6亿元),开展低成本光纤接入网关键光电子器件和光纤线路装备研制。

  4、紧抓国际标准,分工合作获取国际标准话语权,力争实现行业引领

  获取国际标准话语权是实现我国光纤接入产业能够取得行业引领地位的关键切入点和重要标志。秘书处统筹组织,以联盟成员差异化的技术创新(GPON、EPON、WDMPON等)为基础,针对覆盖不同技术领域的国际标准组织(ITU、IEEE、FSAN等),相互协同、分工负责。

  基于系统设备互通需要,签署知识产权协议,开展系统设备的互通性测试、规范协议接口,并对上游光电子、芯片开发单位明确需求。以之为基础,争取获得了IEEE国际标准起草权。期间还通过聘用外籍专家,组织成员单位协同配合做好会议期间的博弈。

  四、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建设

  1、联盟的组织机构建设

  联盟先后制定并颁布施行了《联盟项目管理办法》、《联盟财务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协议约定了联盟合作创新的收益分配原则、知识产权管理和开放发展机制,在上述办法的规定下,保证了联盟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1)通过组建技术咨询委员会加强联盟技术支撑力量

  委员会由各联盟理事单位推荐1名本单位与联盟所处领域相关的行业知名专家参加,为理事会的决策提供咨询、建议意见;研究联盟的技术发展方向、发展规划与重点项目;针对项目类别,牵头并领导由专业对口的联盟专家库成员组成的项目专家组,参与有关项目的立项、论证、评审、验收工作,提出建议、咨询意见;领导秘书处技术推进工作组开展工作。

  (2)完善秘书处组织构建,进一步落实各部职能

  联盟秘书处逐步推动建立了“知识产权组”、“项目管理组”、“办公室”、“技术标准推进组”等专项工作组,并对应为联盟理事会和联盟技术咨询委员会提供支持,同时,也根据职能分工为联盟成员提供服务。

  2、联盟的运行机制建设

  (1)依托联盟平台积极推动有关技术标准制定工作,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依托联盟平台,联盟秘书处组织有关单位联合进行技术标准研究。目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PON在技术标准、设备功能与性能、互通性、产业链、成本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2009年在国内的光纤接入建设中得到大规模部署。

  2009年12月,联盟成员联合推动IEEE成立了新的SIPON技术工作委员会。在8月24日至26日IEEE第4次SIEPON(IEEE P1904.1)会议上,有关联盟成员共提交近40篇技术提案。

  (2)依托联盟积极开展合作创新,通过建立专利池形成利益纽带和竞争合力

  近1年来,秘书处组织联盟成员,根据我国光纤接入领域的市场需求、产业发展趋势、技术发展趋势,结合当前我国光纤接入发展存在的共性关键问题,征集提出联盟合作项目建议。而后,秘书处进一步依照有关管理办法和联盟相关流程进行内部评审,启动了有关合作项目的立项和合作研究工作。

  在项目前期酝酿阶段,秘书处根据特定领域当前的专利环境,凝聚行业创新资源,建立专利池,力争形成合力以共同应对产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专利风险。

  (3)规范合作项目管理流程,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

  在合作项目的日常管理中,我们初步摸索出以下运行机制:

  统一领导——所有研究工作由联盟统一组织管理,依托秘书处成立项目/课题领导小组,吸纳技术咨询委员会领域专家参加,以项目或课题为管理对象,有关单位联合实施。

  专项管理——由具体参加单位联合成立课题小组,共享创新资源,由课题承担单位相关技术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担任项目负责人,全面组织和实施课题的研究工作。

  经费监管——在课题领导小组的监管下合理安排经费支出,由专人负责定期向课题领导小组汇报支出情况,对于大额支出实行申报审批制度。

  (4)依托联盟平台,产学研结合积极培养有关专业技术人才

  联盟成员依托有关合作研究项目,采取共同培养研究生、共享设备仪器、双方不定期技术交流等多种方式促使高校科研理论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最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除此之外,联盟与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多次在北京、武汉等地共同举办“FTTH标准与技术研修班”,累计培训学员超过1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