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煤(能源)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联盟目前拥有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规划研究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工程公司以及生产企业共14家成员单位,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为理事长单位。联盟成立以来,针对我国煤化工产业,围绕构建产业技术创新链,以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掌握核心技术、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为新型煤化工产业技术进步做出了一定贡献。

  一、产业现状和影响产业技术进步的主要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化工生产国。由于国内缺油、少气、富煤的资源禀赋特征,我国煤化工产业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已经成为目前世界煤化工的热点地区。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化学转化成气体、液体和固体并进一步加工成一系列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传统的煤化工由于存在能耗高、污染重、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等局限,其发展正面临着原料供应和环境保护的挑战。新型煤化工产业是以先进煤气化为龙头,生产以替代石油化工产品和成品油的能源化工产业。与传统煤化工产业相比,新型煤化工煤种来源广泛、科技含量高、节能环保、产品附加值高,对实现节能减排,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已全面起步,但还面临着许多问题:

  1、新型煤化工产业尚需合理规划

  随着我国石油对外的依赖度不端增加和石油价格的波动,以及国内市场对基础化学品的需求迅速增加,各地纷纷规划建设煤化工项目。煤化工是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同时对煤炭资源、水资源等各类资源以及环境承受能力有着高度的依赖性,长期粗放、过热发展积累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问题是原料路线不尽合理;产品结构雷同,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偏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大。目前,水资源的制约已经对我国煤炭生产产生了显著影响,环境和生态影响也成为了突出问题。碳排放和利用问题也成为制约因素。

  发展煤化工产业需要有成熟的技术支撑。为此,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规范和引导煤化工产业的健康发展,但是还没有一个科学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煤化工技术发展规划,已成为影响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2、部分核心技术尚需突破

  由于历史原因,国内煤化工产业主要依赖从国外引进成套技术来提升技术水平和扩大生产能力,缺乏持续创新,造成在我国煤化工产业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虽然在相关技术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引进技术多,创新技术少的问题,尤为突出的是在新型煤化工产业技术进步方面缺乏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支撑。在核心技术上面临着国际大公司的强大竞争压力。

  近年来,我国煤化工产业技术进步逐步摆脱了单一引进技术的现状,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得到发展,开发出了多种煤化工产品生产技术,自主研发的水煤浆气化、灰熔聚气化、煤制甲醇、二甲醚、煤制油、煤制烯烃、大型空分制造等技术陆续投入产业化示范和工业应用,部分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逐步消除了技术对产业发展的制约。其中,联盟组织开发的流化床甲醇制丙烯(FMTP)技术、褐煤固体热载体法热解技术和多喷嘴水煤浆气化技术以及大连化物所DMTO技术,是我国新型领先煤化工产业技术进步的突出代表。

  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虽已拥有多项自主研发的核心专利技术和一批世界领先的工业化项目,但是仍需进一步提高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和装备的国产化水平,重点体现在褐煤等劣质煤的综合利用技术、煤气化技术、煤制烯烃技术、甲醇和二甲醚技术、煤制天然气技术、煤制乙二醇技术和煤化工关键装备等领域。

  3、联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还不明确

  联盟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产业技术进步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别于传统的产学研结合方式,联盟成员为行业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通过契约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受法律保护,具有行业的代表性。联盟以满足产业长期技术需求为目标,根据产业发展和市场需要,为促进产业技术进步而持续开展创新活动。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种新型的产学研合作方式,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还需要在创新资源有效整合、创新项目的管理、联盟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在国家科技管理体系中,联盟的地位还不明确,还未真正纳入到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国家各项科技计划管理办法中还没有明确联盟的地位,在产业技术发展目标的制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确定和实施等方面,联盟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围绕产业技术进步加快构建技术创新链

  联盟成立以来,针对我国煤化工产业技术进步面临的主要问题,努力加快构建产业技术创新链,具体做法如下:

  1、科学规划,确定产业技术发展方向

  联盟成立以来,对产业实际情况进行了调研,针对国家产业政策、资源分布、市场需求等因素,明确了技术创新重点领域,规划了我国煤化工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和任务。计划经过5到10年的发展,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关键产业化技术、核心装备技术,为我国煤化工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2、实施重点突破,为产业技术进步服务

  在规划的重点领域内,联盟针对影响产业技术进步的关键技术,以“流化床甲醇制丙烯工业试验”、“煤固体热载体法热解工业示范”、“新型粉煤气化工业示范”、“新型催化剂工业化制备”、“TDI工业化技术开发” 等一批重点项目为抓手,实施重点突破。其中“流化床甲醇制丙烯工业试验项目”2009年10月9日成功完成了3万吨/年工业试验,实现了甲醇制丙烯的重大突破,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组织的鉴定委员会鉴定,主要技术指标和总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正在进行60万吨/年工业示范工程建设。这些重点项目的实施,对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掌握煤化工产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实现煤化工产业技术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3、明确创新项目,完善技术创新链条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联盟根据煤化工产业实际情况、技术发展基础以及自身的具体情况,对创新资源进行了合理配置,结合产业技术发展路线,明确了包括大型煤气化、褐煤等高挥发性煤的热解、合成气合成大宗化学品(例如二甲醚、低碳醇、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天然气等)、甲醇为原料合成大宗化学品(甲醇制烯烃(FMTP)等)、技术发展过程中重大装备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共计20余个开发项目,形成较为完整的技术创新链。

  三、完善联盟内部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联盟设有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和秘书处。理事会是联盟的决策机构,专家委员会是联盟的咨询机构,秘书处是理事会领导下的日常工作机构。根据运行现状,联盟从以下方面将不断完善内部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1、进一步完善联盟内部管理制度

  联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在联盟协议的框架内,联盟制定并实施了若干规章制度,包括《联盟项目管理办法》、《联盟财务管理办法》、《共用办公费用预算管理办法》、《接受国家资助项目管理办法》等。根据联盟发展和工作需要,研究并拟订了《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秘书处工作人员考核办法》、《网站和信息化管理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今后根据联盟的工作进展还将不断修改完善。

  2、进一步健全秘书处组织机构,落实专职化建设

  联盟成立以来,秘书处一直依托在理事长单位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目前,理事长单位正调整内部组织机构,将联盟秘书处作为一个独立机构,秘书处工作人员实行专职化。秘书处也进一步明确了内部组织设置,下设规划计划部、合同与项目管理部、知识产权管理部、公共服务部等职能部门。秘书处根据各部门具体工作内容,明确工作流程和工作职责,任命负责人和专职工作人员,实行岗位问责制。为加强成员间的沟通,提高工作效率,秘书处除专职工作人员外,各联盟成员单位还将轮流派驻工作人员到秘书处工作。

  3、进一步完善秘书处考核机制

  联盟秘书处将实行独立的考核机制,理事长单位考核结果,结合每个工作人员完成工作的绩效,比照理事长单位同类人员的标准,确定秘书处工作人员的基本薪酬。考核主要针对秘书处对联盟发展的推动作用和服务水平,考核指标与工作内容紧密衔接,确保工作人员能专职、专心为秘书处工作,集中精力为联盟发展服务。

  4、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联盟整合资源、沟通交流、促进合作的重要基础,联盟将网站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抓手。目前,联盟网站(http://www.sacct.org.cn/)已正式开通运行。网站汇集了联盟动态、产业信息、专家库、研发资源和技术等信息,为联盟成员间的信息交流、新成员的加入、技术推广搭建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