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产业现状
茶叶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刻文化底蕴的农产品,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出口创汇农产品。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9年,我国茶园面积为184.9万hm2,茶叶总产量为135.9万t,出口量30.3万t,分别比1950年增长9.9倍、20.8倍、15.2倍。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明显提高,1965年,我国茶园面积超过印度,成为世界上茶园面积最大的国家;2005年,我国茶叶产量超过印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目前,我国茶园面积占世界茶园总面积的52%,茶叶产量约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出口量占世界茶叶总出口量的五分之一。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我国茶业的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和结构优化:(1)茶园单产明显提高,茶叶产量得到快速增长。1950~1970年20年间产量平均每年增加5.9%,1970~2000年30年间产量平均每年增加13.42%,2000~2009年9年间平均每年增加11.0%;(2)茶叶的质量和安全水平明显提高;(3)茶叶加工规模不断扩大;(4)茶叶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茶叶饮用方式趋向多样化,茶叶的用途趋向多元化,促进了茶叶深加工快速发展。2009年茶饮料产量约800万t,占软饮料总生产量的11.7%。茶叶天然产物向食品添加剂、化工和医药等领域拓展。
但我国茶产业也面临着以下一些突出问题:(1)茶叶生产能力将过剩;(2)茶业科技贡献率还不高;(3)企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缺少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这些存在问题交织在一起,形成“两难”:一方面茶叶产能将面临过剩,另一方面茶园单产水平不高,还需提高单产;一方面劳动力成本在茶叶生产总成本中的比重过大,茶叶附加值不高,另一方面劳动力工资低造成劳动力紧缺。中国茶叶的低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已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未来茶产业的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依靠技术创新、机制创新走转型升级之路。
解决上述问题,关键是提高我国茶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其实现的路径,在于以市场为导向,组建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茶叶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搭建一个稳定的、有法律保障的技术合作平台,对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突破茶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和技术瓶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提升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发起,国内包括9所涉茶高校、14所研究院所、20家企业响应,43家单位组成。联盟以来,在项目合作、技术产品联合开发、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重要成绩。
二、面临的产业技术进步主要问题
1、科技资源亟待强有效的整合
由于目前在体制和机制上存在的问题,使得我国的茶叶科技资源分散,条块分割,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创新资源利用率低,急需要在不改变人员、设备和成果等资源的隶属关系的前提下,进行联盟内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建立联盟科技创新要素数据库,成员单位相互间优先优惠使用实验条件,成员单位科研人员以项目为纽带组成相对稳定的创新团队,在此基础上构建联盟创新技术服务平台,为联盟成员服务。
2、关键技术和技术储备严重不足
由于核心技术缺乏和创新能力不足,先进制造技术、工艺和基础水平的局限,我国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受到严重制约,使得我国茶产品出口以提供中低档产品和原料生产为主,表现为一方面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另一方面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档次产品缺乏,我国虽是茶叶生产大国,但不是茶叶生产强国,国际竞争力不足。
3、企业创新能力弱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自身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由于近十年来,我国茶产业保持快速发展,茶叶比较效益较高,特别是名优茶生产企业效益较好,市场压力小,创新意识较弱,不管是物质上的投入还是知识上的投入的比例相比企业效益的增长比例来讲非常少,由于知识投入的不重视,导致自主研发能力弱,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消化能力不强。
4、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科研单位研发与产业实际需求脱节,只注重技术的先进性,忽略了其应用性,技术进步还没有真正发挥出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我国茶业科技与先进产茶国相比,突出表现在以下差距:第一,无性系良种普及率低。尽管近10年来我国无性系茶树种植发展较快,但我国无性系茶园面积仅占总面积的41.3%。第二,标准化茶园比例低。我国茶园普遍存在种植不规范,茶园面貌差,基础设施落后,茶园管理粗放的现象。第三,茶叶加工装备水平低,使用年限超过20年的茶叶机械设备约占50%,加工设备不配套。第四,茶叶精深加工产品比例低,产品增值率不高。
5、创新投入不足
虽然我国从十五以来大幅增加了农业科研的投入,使得农业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得到了从未有过的提高。但是这些投入仍然存在着结构上的不合理,大量的钱与物投在了设备条件的更新和各种机构与中心的建设上。对茶叶科技项目的财政投入小,力度不大,难以形成合力,难以组织大项目、关键技术的合力攻关,企业又缺少创新投入的动力,极大地阻碍了产业的技术进步,影响了产业发展的后劲。
三、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链
联盟技术创新所面对茶产业链,涉及茶叶的产前、产中、产后全部过程,具体包括茶树种植、生产、加工、茶叶深加工、贮运以及茶业支持服务等。本联盟成员横跨茶产业的研发链、生产加工链、市场链(包括国内外贸易)和服务链(茶叶机械),初步建立了我国茶产业技术创新链,但需要进一步完善。
茶叶深加工是实现茶叶高附加值、提高茶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针对联盟企业中深加工企业较少,急需吸纳茶叶深加工龙头企业加入,如茶饮料生产企业、茶功能成分生产和利用企业,完善联盟企业结构。
提高为茶叶企业服务能力,实现茶叶生产、加工现代化,必须加强茶叶装备的研发能力,改变现有茶机作坊式的生产。联盟下一步工作,调研国内机械设备研发和生产单位,吸纳2-3家研发能力强、制造水平高的企业或科研院校加入联盟,共同推动我国茶叶生产加工装备水平的提高,使茶叶机械实现制造标准化、功能自动化、节能化、方便化。
四、进一步加强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建设
联盟成立一年多,进行了有效的运转。但在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
(1)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对知识产权的责权利问题进一步明确,并制订出细则,要让所有参加联盟的单位实现共赢,提高联盟的凝集力和吸引力。
(2)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引进高素质人员,充实联盟秘书处。根据不同的茶类,组建3-4个茶类研发协作组。进一步明确联盟单位的职责,细化考核办法和退出机制,对不热心联盟事业的单位采取淘汰制。
(3)加强联盟科研规划设计。引入产业技术路线图,制定联盟科技发展规划,制定每个阶段的目标和主要攻克关键技术,明确联盟主要单位的工作目标,从多方多渠道争取经费,力图通过10-15年,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促进联盟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实现茶叶科技强国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