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上午,电动汽车联盟四届三次理事会暨2025成员大会在苏州举办。联盟理事长侯福深,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开国、副主任汪正胜,秘书长赵立金,理事、技术专家委员、成员单位代表及联盟秘书处150余人参加会议。苏州吴中区副区长张伟、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睿诚致欢迎辞。会议由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承办,侯福深理事长主持会议。
联盟理事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侯福深
苏州吴中区副区长 张伟
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睿诚
赵立金秘书长汇报联盟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从联盟组织发展、共性技术课题研究、团体标准研制、工作组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研讨等方面介绍了年度重点工作及成效,分析了面临的产业形势,并介绍联盟下一步工作重点。
联盟秘书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赵立金
联盟2024年工作成效
连续三个评价周期获A级荣誉,成员规模持续壮大
2024年再获A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联盟单位拓展28家,总数突破100家
持续聚焦前瞻共性需求,创新课题组织与共享模式
组织22项课题中期评审,推动课题按时保质完成
完成2025年共性技术课题指南编写并启动立项
征集并凝练下一阶段共性技术课题需求
策划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强化标准研制与应用
开展56项标准研究,其中发布12项,新立项25项
围绕智能底盘、固态电池开展系列标准研究
策划动力电池安全、电动汽车友好型设计等重点标准
发挥工作组专业优势,推动前沿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推动EMB落地应用与《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国家强制性标准修订
出版《智能底盘平台定义》
开展智能底盘技术体系及指标体系重构研究
推动建立汽车芯片工作组沟通交流机制
支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研究
探索平台实体化模式,深化汽车与消防跨领域合作
成立新能源汽车与储能消防安全联合创新中心
开展新能源汽车火灾安全防控技术培训
重视联盟人才挖掘和举荐,助力行业复合人才培养
推荐获得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推荐入选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
举办第三届动力电池挑战赛,以赛促学,推动成果转化
多样化开展技术交流活动,精准服务联盟单位需求
90+场会议交流,6000+线下观众,11万+线上观众
3场走进企业活动,累计8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
理事会充分肯定了联盟上一年度的工作成效,审议通过了联盟年度工作报告、联盟理事会成员调整、技术专家委员会专家调整、联盟成员单位新加入及2026年共性技术课题立项计划等议案。
新增成员单位23家
魏桥新能源、宁波鸿达、盟维科技、人本轴承、道陟、万安集团、武汉瑞立科德斯、北京海纳川、博电新力、阿克曼矩阵、特殊陶业、比克电池、达索析统、中汽研新能源、西华大学、武汉理工、重庆理工、湖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广西大学、河南科大、南方科大、福建理工
新增观察员单位5家
赛科检测技、一径科技、路特斯工程、上海卓宇、襄阳达安汽车
广西大学、万安集团、宁波鸿达、中汽研新能源、比克电池5家单位作为新加入联盟成员单位的代表做简要介绍,希望与联盟内上下游的各单位保持密切合作,共同探索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新模式。
联盟成员单位授牌
在研讨环节,各位理事、专家围绕联盟近中期技术发展方向、协同创新平台及工作组、共性技术课题组织模式等方面,提出了诸多详细中肯的意见,为联盟下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发展建议。
专家研讨
侯福深理事长在总结中指出,党中央对于科技创新工作高度重视,作为全局工作核心。汽车科技工作者应肩负时代使命和责任,推动汽车产业科技创新。汽车产业发展已进入电动化演进和智能化融合的新阶段,电动化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应站在消费者角度去持续提升技术,进一步开展技术攻关,解决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全气候问题、高可靠问题、全场景问题。联盟成立之初的“电动汽车”内涵已发生深刻变革,需面向不同技术路线进行拓展和延展。从产业使命出发,立足联盟,面向行业,凝聚更多优势力量推动产业发展;从企业需求出发,立足当前,面向长远,聚焦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加强前沿技术及颠覆性技术方向识别,开展引领性工作和实用性工作。持续探索联盟运行机制,搭建联盟成果共享共用机制,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联盟成果数据库建设,加强工作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