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产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安全和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也是世界主要国家高度重视、全力布局的竞争高地。电子元器件是支撑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关键。随着智能电动汽车发展进入快车道,汽车电子元器件的需求大幅度增长。为加快汽车电子元器件及配套产业的技术发展,建立健全产业链配套体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拟共同发起成立“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汽车电子元器件工作组”。
11月29日下午,电动汽车联盟汽车电子元器件工作组筹备会议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举办。会议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电动汽车联盟秘书长赵立金主持,来自航天领域、汽车领域的80多位专家出席会议。
赵立金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电动汽车联盟秘书长
赵立金副秘书长指出,汽车产业正在经历巨大变革,新能源汽车作为新产品、新技术创新应用的载体,具有代表性、高度一致性和充分市场化等特点。我国新能源汽车预计2023年达到950万辆,市场份额将超过30%,新能源汽车芯片数量极速增加,在此背景下,经过和航天领域充分沟通,在基础共性领域、算法、芯片架构等方面开展合作,并围绕汽车电子成立汽车电子元器件工作组统筹工作,协同推进汽车电气元器件产业发展。
汪正胜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原首席科技专家、长安汽车研究院原总工程师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原首席科技专家、长安汽车研究院原总工程师汪正胜就汽车电子元器件产业背景及发展趋势做发言。他提出,中国汽车市场前景广阔,中国汽车大国已定,但是汽车强国未定,汽车芯片是卡脖子问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作为行业组织者,应团结各区域性生态联盟,起到引领作用,共筑全产业链发展。
党炜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党炜就《航天元器件自立自强发展历程与启发》作发言,他提出我国“汽车+航天”在电子元器件等基础产品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协同融合是必然趋势。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愿发挥其在开放协同组织管理、体系化基础研究等方面的牵头优势,协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做好汽车电子元器件自立自强工作。
刘国芳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电动化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电动化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刘国芳从工作组成立背景、筹备情况及下一阶段工作计划进行详细介绍。未来工作组将凝聚行业优势力量,搭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推动解决汽车电子元器件卡脖子技术难题,建立健全产业链配套体系,实现汽车电子元器件产业自主可控,保障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与会专家分别就航天技术在汽车电子元器件领域的应用及联动生态建设,汽车电子元器件技术发展、产品开发、供应链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工作组成立及发展建议展开讨论,并对未来中国汽车芯片技术发展和工作组方向提出建议和指导。
赵立金副秘书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汽车领域饱受芯片困扰,未来自动驾驶不只是供货问题,软件和基础应协同开发;同时,横向拉通需求,带动芯片发展,并构建芯片评测体系。汽车、航空航天和芯片三个行业应建立联动性,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抓大放小,从机制上设计不同诉求下的产业协同,明确需求、做好分类,尽快推动分步式发展芯片技术。
下一阶段,工作组将组织开展产业研究、标准研制、技术研讨等工作,欢迎相关单位报名参加。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系人:
陆晓磊 18686698020 luxiaolei@sae-china.org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联系人:李 鹏 18801024995 lp@csu.ac.cn殷琦雯 15901269863 yingqiwen20@csu.ac.cn